與那白發少年分別之后,陳平安首先去了福祿街。
陳平安送信也有兩三年了,但是每一回的路線都是固定的,從鄭大風那里接過信之后,第一個去的,一定是大戶人家最多的福祿街。
倒不是他覺得富貴人家的信更重要,只是福祿街那邊的青石板街很干凈,第一個去,腳底也干凈,不會被自已弄臟。
盧、李、宋、趙,四個姓氏,在小鎮這邊是大姓,祖上出了不少名人,當初齊先生的學堂,他們出錢最多。
四個大戶人家有三個都在福祿街上,這兒的青石板街,也就比通往學塾的那條窄一點,離著鐵鎖井也最近。
但其實手上的信件,每回最多的也是福祿街,其次是那桃葉巷,小鎮與世隔絕,書信來回一趟需要花的錢可不少。
窮苦人家可舍不得花這個錢。
陳平安照舊送了信,又去了一趟楊家藥鋪,這次沒見到楊老頭,因為來得早的緣故,那個伙計李二也還沒來。
楊家藥鋪的楊老頭,是個極為古怪之人,陳平安五歲的時候娘親重病,因為買藥,他第一次知道鎮子里有這么一號人。
好像楊老頭就沒有離開過藥鋪,反正陳平安沒見過。
以往來抓藥,楊老頭都是坐在鋪子后院的一條長凳上,抽著旱煙吞云吐霧。
陳平安走進藥鋪的時候,里頭三個長工正在忙活兒,他匆匆抓了藥之后,沒打算逗留,直接出了門去。
卻在門口迎面碰到一個姑娘,是早之前那位白發少年的下人。
為什么說是下人呢因為陳平安親耳聽見,這姑娘管那人喊‘主人’。
范峻茂看了泥腿子少年一眼,沒說什么就進了鋪子,后者離開之前留了個心眼,往后瞥了一眼。
那姑娘沒抓藥,直接去了后院。
齊先生的那封信,陳平安原本是不愿意交給那白發少年的。
這些外鄉人,一個比一個奇怪。
除了寧姑娘,一個比一個兇狠,但后來陳平安還是交出去了。
沒辦法,不交給他的話,要是那少年跟那頭搬山猿一個性子,一拳打死自已怎么辦
最近發生的事兒,超乎想象,陳平安也知道了齊先生是這里的圣人,那些外鄉人能欺負自已,欺負劉羨陽,但是到了齊先生那兒,都得縮著。
所以陳平安把信交出去了。
他不怕死,不代表就非得去死。
很快陳平安回了泥瓶巷,里面還有個姑娘需要他的照顧。
顧粲走了,劉羨陽前幾天也被人帶走了,同齡人里,與陳平安關系莫逆的兩個都離開了小鎮。
只剩下里頭的寧姑娘。
倒是可以算上隔壁院子的宋集薪,不過兩人只是鄰居的關系,談不上朋友,甚至早年兩人還大打出手過一回。
陳平安剛走進屋子的時候,寧姑娘正背靠墻壁,盤腿而坐,她那把雪白長劍橫劍在膝,綠鞘狹刀擱在一旁。
自從與搬山猿大戰之后,只要不是閉目休息,寧姑娘都是這個姿態,她那眉頭就沒有松開過,好像在腦子里天人交戰。
泥腿子少年也不懂啊,唯一能做的就是煎藥了,看了一眼后,他就去了灶房,熟練的生火煎藥,最后回到屋子,站在門口看向寧姑娘。
寧姑娘,藥很快就能熬好,這回我往里頭放了一塊糖,應該沒那么苦了。
寧姚睜開雙眼,點點頭,嗯。
陳平安總覺得,寧姑娘的那雙瞳孔,顏色一直在變化,自已看的久了,還會感覺刺痛。
我問了藥鋪的掌柜,藥里放糖并不會有其他副作用,要是這回你還是覺得苦,下次我就多放兩塊。
陳平安蹲下身,笑道:我今天送信,掙了十四文錢。
寧姑娘默然不語,自從大戰之后她就這樣了,不過她倒不會呵斥自已的碎碎念。
寧姑娘,我跟你說,我今天-->>去鄭大風那邊,遇到了個有意思的人。
說到這,陳平安忽然仔細的看著床榻盤坐的少女。
那人……那人好像跟寧姑娘長的,有點像
少女猛然睜開雙眼,瞳孔顏色又恢復到正常,你說什么
沒想到寧姑娘反應這么大,陳平安呆呆道:我說……我遇到的那個人,跟寧姑娘你,長的有點像。
特別是眉毛,感覺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