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日光依舊那么耀眼,映照著那金甲神像的巍峨。
少年御劍凌空,大汗淋漓。
遠游在手,持劍而立,寧遠緊張兮兮的盯著四周。
視線從龍女神像開始,一直掠到底部的巨大高臺,那里有不少的仙家子弟,或是文人墨客駐足。
最后他又看向渡口那邊,幾十條渡船停靠,乘客陸續登岸,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前往那龍女祠上香。
無事發生,一切照舊。
少年此刻,當真是拔劍四顧心茫然。
范峻茂在其身后跨前一步,問道:主人
主人剛剛所問,峻茂施展神通竭力看了看,這神像內,并無神靈居住。
范峻茂也不知道怎么了,兩人剛到這神像前,主人就突然問了一句,然后就沉默半晌,最后竟是這副姿態。
好像大敵當前。
寧遠扭頭看了她一眼,緊鎖眉頭道:你不知
范峻茂更加茫然了,啊
劍還入鞘,寧遠擺了擺手,腳底逆流俯沖直下,一瞬落在渡口上。
給這龍女上完香,我們就走。
范峻茂也不多問,跟在寧遠身后,低頭沉思。
可等兩人一路來到龍女祠門口,寧遠卻原地站定,好像又沒了上香的想法。
算了,走到門口就是誠意已至了,上不上香都不打緊。
寧遠深深的看了一眼,目光越過大門,直接落在正殿內。
如今的龍女神像背后,那幅山岳圖已經消失不見。
或者本來就沒有這東西。
寧遠又帶著范峻茂離開渡口,御劍來到百丈神像下。
劍修御劍趕來,不少觀景之人都匆匆離開,人人都羨慕劍修,但人人也懼怕劍修。
其一,自然是因為劍修是公認的殺力第一,對付其他練氣士,哪怕差上一境,也不是沒有勝算,甚至以下伐上。
這其二,無非就是那句,劍修天地無拘束。
任何一位劍修,都有自身劍心,代表的是自身劍道,越純粹,上限就越高。
這個純粹,因人而異,最常見的,就是那無拘無束,天地唯我,想到哪處,劍落哪處,快意恩仇,坦途是也。
寧姚走的就是這一道,劍道寬廣如登神階。
也就是因為這個,外加天賦絕世,在她幼時,就從老大劍仙手里獲得了仙劍天真的自行認主。
而那位傳劍于天下的劍道祖師,萬年之前,她的劍術分化四脈,雨落人間。
或隱或現,第一脈劍術,在那劍氣長城,也就是陳清都這一脈,兄妹倆的劍術,也是得之于此。
仙劍天真,最早是在老大劍仙手上,萬年前這把仙劍有損,劍靈一直都在沉睡,直到寧姚出世。
再有那龍虎山天師府,數千年隱世不出,這一脈在當年也是最鮮為人知的,只是數百年前,當代龍虎山大天師下了一次山之后,就名震千秋了。
原因無他,這位大天師手持仙劍,左手雷法,右手劍術,從中土神洲開始,幾乎走了半個浩然,天師蕩魔,殺的背后作梗的宵小噤若寒蟬。
第三脈,則是青冥天下的大玄都觀,孫道長是這一脈的佼佼者,太白仙劍的所在。
只是聽說,這位孫道長是個性情中人,早年的一次游歷途中,隨手把仙劍給借了出去。
但要論道門劍仙的數量,白玉京道老二那邊,其實都比不上這大玄都觀。
最后一脈劍術,則是去了蓮花天下,西方佛國之地。
這第四脈,并非像其他三脈一樣都有仙劍在手,浩然天下這邊,也對西方佛國所知甚少。
而寧遠所知道的,也只是一點點。
浩然天下百家爭鳴,佛門勢力也不算少,哪怕從蓮花天下而來的佛子,也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