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峻茂先行回了范家。
半張臉被寧遠踩的都腫了起來,給范二瞧見了不好。
小天地被撤去,寧遠又一次身心俱疲。
跟那持劍大神對視,真不是開玩笑的。
哪怕不流露半點境界氣息,單單是這種生命層次的壓迫,就讓他雙眼受傷。
這也是寧遠第一次正面對上這種遠古大神,原先的桂夫人其實只能算是小神。
哪怕是范峻茂,這種持劍者的部下,如今神性魂魄不全,境界也不高,在他面前也沒有半點優勢,猶如待宰羔羊。
寧遠突然想要盡快前往驪珠洞天了。
既然持劍大神沒有因為這件事對自已動手,還將范峻茂交給自已處理,那就很能說明一些事了。
不過他倒不覺得,這位大神會認自已為主。
這是陳平安的機緣,也是注定的。
不是他看不上老劍條,這可是天上天下殺力最大的神劍。
而是因為有齊先生這個讀書人在,這就足夠了。
寧遠記得不錯的話,齊先生曾經行走過光陰長河,從里面截取了一捧河水。
這捧河水是陳平安從小到大走過的路,齊靜春將其置放在廊橋下的龍須河,請那老劍條閑暇之余觀看。
也是為自已的小師弟,謀求這份大機緣。
但其實那個時候,齊靜春還沒有將信物簪子送給陳平安,也就算不得小師弟。
劍靈確實看了,但并沒有什么觸動,苦孩子,看多了,也不稀奇。
后來老劍條到底是因為什么認主陳平安呢
寧遠喝了口茶,如今已經沒有半點余溫。
或許是因為陳平安襲殺蔡金簡,看出了與之前不太一樣的陳平安
也或許是他與寧姚兩人的大戰搬山猿
但寧遠覺得都不是,其中答案,只在那位齊先生身上。
他記得沒錯的話,劍靈認主,是在驪珠洞天破碎墜地之后。
也就是說,老劍條親眼目睹了齊先生力抗天劫,只以三個本命字對敵三教大修士,最后身死。
只為護住掌心驪珠,那里有小鎮六千凡人。
六千人很多嗎很多很多了,一家十口,都有六百戶。
但又很少,一個老龍城就有數百萬人。
六千之數,沒了就沒了,一顆珠子而已,它的消失也不會驚起什么浪花。
可齊先生不愿啊。
誰讓他是圣人呢。
讀了那么多年書,學的全是圣賢道理,又被這么多人敬重。
這樣的一個先生,又怎么可能不立危墻之下
災劫一到,當仁不讓。
就是不知道等自已去了驪珠洞天,能不能趕在這之前。
寧遠揉了揉臉,看向后院。
顧清崧嘴唇微動,與他傳音道:何事
寧遠搖搖頭,無事。
顧清崧就不再多問,回身繼續在鋪子的各個風水穴位上安置法寶。
他知道自已的腦子比不過寧遠,問一次就夠了,既然寧小子不想說,追問也沒用。
何況顧鐵頭壓根不想知道。
知道的多了,可能就有煩惱憂愁。
人這種玩意兒,很奇怪。
嬰兒初到天地,是沒有煩惱一說的。
但等爹娘教了走路說話,憂愁就開始萌芽。
孩子可能會尋思,村子之外是什么光景,大人說的妖怪是什么模樣。
再長大一些,孩子成了少年,在學塾里讀了幾年書,可能會走出去,行萬里路,見識到許許多多的風景。
而也就是這個時候,少年郎第一次感覺到,他不是天地的主角,很多事情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