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刀房對于懸賞的對象可是無所顧忌,只要有錢,將山巔大修士的名字掛上去都可以。
寧遠粗略的看了看,有那藏匿南海某處的精怪大妖,某一洲的仙家宗主,或是一位正統的山岳正神,某地的一頭妖魔,甚至他還在上面看見有一位儒家書院山長的名字。
出了師刀房,寧遠去往今天的最后一處,敬劍閣。
先前在那師刀房玉璧上,寧遠找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崔瀺、宋長鏡、陸沉。
張貼崔瀺的次數多到嚇人,有二十幾張,發榜之人來自九洲各處,可見這位背叛師門的文圣首徒多不遭人待見。
宋長鏡是那寶瓶洲大驪王朝的藩王,只有一張懸賞,張貼那人的理由有點可笑,說那小小的東寶瓶洲,沒資格擁有一位武道止境的宗師高手。
當然,最為搞笑的,還是最后的陸沉,青冥天下白玉京三掌教,十四境巔峰修為,道法通天的人物,居然在這師刀房內有一張懸賞。
而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師刀房是屬于道老二一脈的分支,陸沉這位三掌教又是道老二的師弟,其中的關系不而喻。
師刀房掌教見到陸沉,也得規規矩矩的尊稱一句師叔祖。
不過師刀房是不敢將自已師叔祖的名號掛在上面的,何人所掛陸沉自已掛的,懸賞一顆雪花錢。
敬劍閣離著師刀房有兩條街的距離,寧遠走過一條之后,拐入一條主街,熙攘的人群中,與一位斗笠少女擦肩而過。
寧遠低頭看路,心里想著瑣事。
但斗笠少女卻瞥見了他,見他沒瞧見自已,又轉身與少年并行。
寧遠渾然不覺,想著雷澤臺一事。
那狗屁道人御劍匆匆趕來,一副興師問罪的姿態,口氣也很差,結果二話沒說送了自已一縷雷弧,其中必有隱情。
寧遠最開始想到的,是老大劍仙,但又自我否定,陳清都跟道老二可沒什么交情。
他記得不錯的話,兩人差點就有一段恩怨。
當初道老二遠游浩然天下之時,貌似最后一站就是劍氣長城,卻在南海倒懸山附近逗留,遲遲沒有踏入蠻荒天下,去找那老大劍仙問劍。
世人皆知,這位最喜與天地爭勝的道祖二弟子,當初背負仙劍前來,就是要腳踏世間最大的山字印,與那身在劍氣長城的陳清都,來一場竭盡全力的廝殺!
就是要證明他不僅道法通神,在劍道一途也無人與其比肩,并且在那四脈劍修之中,開辟出了第五脈劍術道統!
至于這位號稱‘真無敵’的道老二,以倒懸山為自身天地,手持仙劍道藏,最后為何沒有去問劍陳清都,就鮮為人知了。
不過寧遠在這一點很確信,這道老二要是敢去,即輸即死。
除去三教祖師手持信物親臨劍氣長城,那么老大劍仙坐鎮劍氣長城,就是真真正正的無敵世間,任你道老二道法如何高真,仙劍如何鋒芒,依舊毫無勝算。
一只小小的玩意攔住了寧遠去路。
寧遠,你是看不見我嗎
你就這么行走江湖的要是我剛剛往你后背心戳上一劍……
這么冷的天,你現在就已經涼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