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今天才到的倒懸山,嘿嘿,我乘坐的就是那頭甕仙蚌。
兩人走在倒懸山的一條主街上,多數時候寧遠在聽,姜蕓在說。
蛇蟲入洞的冬季,入夜之時寒氣緊隨而來,倒懸山雖有大陣庇護,但并不會驅散寒暑之氣。
仙家術法駁雜,自然也有無數種此類小神通,但多數的山上宗門、道觀之類,都不會讓護宗大陣隔絕外界天氣。
溫室里是走不出天驕的,被人圈養的池塘,也養不出直入九天的真龍。
寧遠有不俗的武夫底子,除非是雪壓肩頭長久日,才有可能會如凡人一樣生個小病。
但姜蕓就不一樣了,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少年瞥了她一眼,沒有選擇取出一件大衣給她披上。
姜蕓剛入中五境里的洞府境,而且她并不像寧遠一樣兼修武道,體質其實一般,也就比尋常凡人好上一點。
這就是練氣士與武夫之間最為明顯的區別,練氣士到了中五境之后,每次突破才會有較為明顯的體質增長。
直到修士抵達金丹境,其肉身才會算得上是脫胎換骨,與凡人有著天差地別的區別,姜蕓還早。
而倒懸山所在的南海還有別于其他,冬季寒冷刺骨,凡人根本無法在這生存,在捉放渡的時候,寧遠就看見過,在底下的南海海面,漂浮著無數冰山。
寧遠的方寸物行囊里,只有一件大衣,是娘親在世的時候親手給自已做的。
那個時候,娘親害怕自已某天也戰死城頭,所以就給兄妹倆做了許多的衣衫,春夏秋冬都有。
只是在爹娘走后,這些衣衫絕大部分都在一次次戰事中打爛了,被寧遠收回了家中存放,只留下最為完好的一件大衣。
娘親做的,自已一次沒穿過,不舍得披在外人身上。
這件大衣,也是他最為珍貴之物。
只有小姚穿過,不過要是以后娶了媳婦兒,當然也可以給她披上。
是個難得一見的天才,就是情商有點低。那名儒衫老者一直遠遠的跟在兩人身后,低喃一句后,取出一件月白披風,快步走到小姐身后給她披上。
寧遠想起一物,遂從懷中掏出一塊漆黑令牌,手掌輕抹,一頂斗笠出現,他隨手就按在了姜蕓腦袋上。
斗笠沒什么來頭,是寧遠自已做的,很丑,但少年覺得比劍匣好看。
阿良當初來劍氣長城的時候,就戴著一頂斗笠。漢子腰間挎刀,卻聲稱自已是一名劍客。
姜蕓抬起頭,不下雨不下雪,你給我戴個斗笠做什么
寧遠一愣,好像也是。
但他心思轉的很快,隨口就胡謅了一句。
在我們劍氣長城,好看的女子,出門都要戴一頂斗笠的。
這習俗聽起來很奇怪,但還是讓姜蕓臉上笑開了花。
寧劍仙,你可真有眼光!
……
寧遠,你不知道,我在乘坐甕仙蚌來的路上,碰到了一條元嬰境蛟龍!
那蛟龍長達千丈,把那么大的甕仙蚌都纏住了!
要不是隨行之人里有一位元嬰劍仙,你就不可能在這里認識我了。
姜蕓還是嘰嘰喳喳,給新交的朋友說著一路見聞。
不認識你,我也會認識別人。
寧遠感覺耳朵要生繭,從最開始的認真回答,變成現在的隨口應付。
姜蕓腳步一頓,歪著腦袋看向寧遠,我現在把那塊牛肉吐出來還給你,可以嗎
寧遠也反應過來,這句話說的不是很好,撓了撓頭道,認識你挺好的。
小姑娘見他這副窘態,噗呲一笑。
路過一間書肆,寧遠停住腳步。
姜蕓姑娘,我要進去購買點東西,要是你沒什么時間的話,就不必陪我了。
你又學劍又練武的,還喜歡看書姜蕓說完,卻在寧遠之前走入了書肆。
書肆很小,只有兩排書架,寧遠大致的翻閱了一些,發現基本都是些山-->>水故事,或是江湖廟堂之類的本子。
看來書肆老板并不是出自七十二書院的讀書人,寧遠來到柜臺前的時候,那老板手里正拿著一本冊子,封面是個羅衣半解的仙姑美人。
姜蕓也瞧見了,俏臉一紅,寧遠輕咳一聲,那書肆老板才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