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安那邊肩負的責任,卻是極其沉重。
……
遼東城,留守此城的將領盧象升集結天雄軍主力五千人,前去鎮壓叛亂的扶余部落。
扶余人是生活在遼東的部落之一,與高句麗、鮮卑、漢人混居,甚至高麗國的祖先,就有扶余人的血脈。
扶余王效忠于漢帝國,向漢帝國納貢,受到玄菟郡管轄。
明關稱霸遼東,扶余人、高句麗人、烏桓、東部鮮卑、黑龍江流域的野人部落,紛紛向明關臣服。
此時,扶余人卻出于未知的原因,背叛了宗主明關。
盧象升作為明關所重視的部下之一,決定去討平扶余部落,將扶余部落徹底摧毀、打散,讓扶余部落成為歷史代名詞。
“扶余國的國王為尉仇臺,已經年邁,其子簡位居正值壯年,可能篡位,改變臣服于我們的策略,試圖獲得扶余國貴族的支持。”
盧象升推斷扶余人部落內部出現權力更迭。
扶余人在漢帝國眼中,已經有一定國家的雛形,是一個歸玄菟郡管轄的國中之國。扶余人的首領,也即是扶余王。
扶余人的叛變,很有可能與扶余國的權力更迭有關。
扶余等部落,一向是漢帝國強盛時,向其納貢,而漢帝國衰落時,則趁火打劫。因此盧象升認為可以借助這次機會,徹底滅掉扶余部落,將扶余部落的人口打散至各個郡縣,分而治之,使其失去部落的概念,慢慢地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盧象升的做法極其常見。
天雄軍聚集于盧象升麾下,所有將士披堅持銳,斗志高昂。
這是一支鐵軍,擁有頑強的作戰意志,同時具有步兵、弓弩手、騎兵,甚至可以裝備火銃,屬于混合兵種。
再有盧象升統帥,天雄軍可以蕩平任何遼東的小部落!
無論烏桓、鮮卑還是高句麗,此時都還不成氣候。
烏桓首領丘力居和蹋頓已經被鎮守遼西的孫傳庭囚禁,遼西的鮮卑部落相互攻伐,高句麗部落與扶余人部落的關系交惡,面對天雄軍的攻勢,扶余人較為原始的軍團,多半會被無情地鎮壓。
“朱能將軍鎮守高麗國,軍師以及降將康獻大王李成桂率領高麗國仆從軍,前往黑龍江流域的會寧城,鎮壓大金國。大金國的勢力范圍正在收縮,想必主公可以在寒冬到來之前,徹底摧毀大金國。”
“主公多半還是信不過李成桂,否則也不會專門讓朱能鎮守高麗國,而將李成桂調至會寧城。這是李成桂的投名狀。我們這邊,也要盡快摧毀扶余人,將其幾十萬人口編入遼東郡,可得精兵數萬。”
盧象升大概詢問軍師姚廣孝的下落,然后留下幾個部將守遼東城,而后,親自統帥天雄軍前去討伐扶余國。
天雄軍兵強馬壯,旌旗蔽空。
除了天雄軍,盧象升又招募輔兵三萬,用于運輸糧草兵器,以及必要時投入戰斗。
盧象升為了制造聲勢,號稱十萬遼東軍,討伐扶余國!
扶余國,國王尉仇臺已經須發花白,被兒子簡位居軟禁。
“遼東城號稱十萬大軍,不知其具體虛實。我們所有扶余部落加在一起,也不過十萬散兵游勇,其中真正的戰士,不過數萬。而且,遼東軍裝備精良、身經百戰,如何抵擋?”
“不如向遼東太守納貢認罪,再將幾個死囚交給遼東城,聲稱是這幾個人組織叛軍伏擊天雄軍,導致千余天雄軍陣亡,說不定遼東城會放過我們。”
“蠢貨!千余天雄軍死于我們扶余國的山谷,鮮血染紅山谷,尸體喂飽禿鷲,你以為交出幾個死囚,遼東軍就會放過我們?遼東軍連千萬人口的高麗國都可以消滅,我們扶余人的部落只有幾十萬人。即使將所有山野間的族人集結于一起,也不過百萬。”
“王,我們該何去何從?”
“將盧象升引至山谷之中,再次伏擊,徹底消滅天雄軍,占領遼東城。”
扶余王的決定,讓所有扶余國的貴族都愣住。
扶余人的部落在遼東本來就不強大,而扶余王竟然想要以扶余國幾十萬人口,殲滅強盛的天雄軍,以及占領遼東城!
“如此一來,我們會得罪遼東太守,為我們的部落帶來滅頂之災……”
一個年邁的貴族對新的扶余王的命令,感到擔憂。
漢帝國有幾億人口,僅僅是遼東城,人口眾多,堪比扶余部落。
扶余部落,僅僅是依附于漢帝國幽州玄菟郡的漁獵部落,漢帝國給他面子,扶余才能在內部選出自己的王,還要受到玄菟郡的監視。
現在新的扶余王上位,竟然想要與尚武的遼東軍決裂,自立門戶,在年邁的扶余國貴族看來,新的扶余王簡直是在自尋死路。
突然,一支箭貫穿這個年邁的扶余貴族的咽喉,血濺扶余國大會!
年邁的扶余國貴族掐住咽喉,試圖止住不斷涌出的鮮血,但他的動脈已經被鋒利無比的箭簇割斷,大量失血讓其意識模糊。
氣管也被切斷,他甚至無法發出哪怕一句話。
扶余國貴族倒地,一只牛皮戰靴踐踏在其頭顱上,一個甲胄與其他扶余國貴族完全不同的武將出現,冰冷的眼神橫掃在場所有扶余國貴族,這些扶余國貴族懼怕不已,竟然不敢與之對視。
“天雄軍,不過爾爾,用你們的戰士,不惜代價,將其引至山谷,接下來的事情,交給我們。”
新上位的扶余王見到此人射殺自己部落里的貴族,不禁汗流浹背,額頭上盡是汗珠滑落。
他不敢呵斥此人,甚至不敢多說一句。
“遵命。”
新的扶余王面對咄咄逼人的武將,選擇了臣服。
所有扶余國貴族無不驚駭地看向他們的國王,沒想到他們的國王不但認識此人,而且對此人畢恭畢敬。
扶余部落開始大舉募兵,在部落中傳聞老扶余王病逝的消息,而新的扶余王因為不滿遼東軍對扶余部落苛刻的稅賦以及兵役,所以揭竿而起。
扶余部落甚至傳,要攻打遼東城,號召其余部落一同反抗遼東軍的統治。
“扶余部落,必須要滅之!”
盧象升見扶余人的聲勢浩大,擔心烏桓、鮮卑、高句麗等部落響應,于是加快進軍。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