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派往漠北的斥候提供的準確消息,鐵木真調遣一百萬人口南下,打算越過長城,在河套平原駐扎。”
漠南龍城,上百個漠南的大小領主聚集,憂心忡忡。
漠南大草原實在是過于遼闊和分散,又缺少擁有傳送陣的大型城池,難以和中原一樣建立集權統治,所以各個領主都有自己的部落。這些部落,也分散在漠南大草原各地,少則有幾千人口,多則幾十萬人口。
這些漠南領主,相當于漠南的貴族。
代表楚天勢力的燕太子坐在主位之一,環視在場的漠南領主們:“鐵木真已經往天山派去兩百萬人、漠南兩百萬,現在又往河套派去一百萬。漠北有人口千余萬,也就是說,蒙古帝國,大約將三分之一的人口分派出去。”
其中一個漠南領主說道:“我們漠南也有千萬人口,只不過不少是鮮卑部落。另外我們缺少名將和高階騎兵,所以才會如此懼怕蒙古帝國。如果給我們蒙古帝國那樣的陣容,我們漠南一點都不慫。”
在場的漠南領主們無不贊同其說法。
漠南的人口在剛開始要多于漠北,后來鐵木真從第三次國戰中獲得了千萬人口,這才反超漠南。
漠南領主們的名將數量太少了,漢帝國的名將主要集中在關內。
“關內的諸侯會出手幫助我們對付蒙古帝國,所以不必擔心。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在于,是否要出兵攔截這一支南下的蒙古部落?對方有人口百萬,定然會有幾萬騎兵,甚至是十萬騎兵進行護衛。”
燕太子試圖主導漠南領主的聯盟。
一群漠南領主們彼此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戰意:“可以攔截!”
“那么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牽制駐扎于漠南的哲別軍團,一路合擊南下的百萬蒙古部落,如何?”
“攔截南下的蒙古騎兵,也許要動用二十萬漠南騎兵,才能成功。此戰,一共動用一百個漠南領主,平均每一個漠南領主出動騎兵兩千人。”
燕太子為了阻擊南下的蒙古騎兵,調動數量龐大的漠南騎兵,對這一支蒙古騎兵進行堵截。
很快,整個漠南草原被驚動,一個個漠南領主緊急調動兵馬,組織一場浩蕩的軍事行動。
漠北草原有百萬人口進入漠南,途徑漠南,準備進入河套。
鐵木真的大將博爾忽、完顏陳和尚,率領蒙古騎兵、女真騎兵保護這一個龐大的部落南下。
“草原上有一股危險的氣息。”
博爾忽取下鞍間的角弓,命令南下的部落停止行軍。
在草原的南邊盡頭,無數的騎兵排列,漫山遍野,旌旗蔽空,黑壓壓一片。
“左右兩側也有騎兵!”
蒙古騎兵發現漠南騎兵出現于左右兩翼,開始對蒙古騎兵進行合圍。
漠南領主同盟,并非無所作為,而是在等待機會!
博爾忽的臉色微微一變。
漠南領主們,準備了二十萬騎兵,請君入甕!
“如果木華黎的探馬赤在,一定可以提前發現這群騎兵的動靜。”
博爾忽深感缺少探馬赤的痛苦。
否則以探馬赤的戰鷹的偵察能力,漠南領主們調遣二十萬騎兵在此地截擊蒙古騎兵,定能提前發現。
博爾忽的能力相比速不臺、哲別、木華黎這一批統帥,相差一籌。
“此戰必須要勝!”
公孫瓚又招募了一批白馬義從,打算報仇。
馬蹄轟鳴,二十萬漠南騎兵開始滾動,從三個方向夾擊博爾忽軍團!
博爾忽軍團臨時應戰,令所有青壯牧民,手持角弓、長矛出戰!
密集的箭雨升起,猶如傾盆大雨遮蔽蒼穹,兇猛落下!
缺乏甲胄防御的輕騎兵被箭雨射殺,鮮血染紅肥沃的草地。
漠南領主聯手,可以拼湊出一批武將,統帥二十萬騎兵,正面硬撼蒙古騎兵!
盡管漠南領主們不愿意提前與蒙古帝國爆發戰爭,但他們不可能坐視一百萬蒙古帝國的人口進入河套,否則河套會亂成一團。
于是,漢帝國與蒙古帝國兩個關聯密切的文明在漠南爆發了第一場遭遇戰!
公孫瓚持矛,率領一隊白馬義從突入蒙古騎兵之中,其對游牧部落有特殊的壓制效果,白馬義從騎射,命中迎面而來的蒙古騎兵的面門,將其射殺!
公孫瓚在外戰時,比內戰更加兇猛,上次被蒙古第一弓哲別擊敗,公孫瓚積攢的怒氣終于爆發,一個人,擊殺數十蒙古騎兵!
春秋無義戰,唯有你死我活!
“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此,誰敢一戰!”
公孫瓚身邊的騎兵以清一色的白馬為坐騎,威風凜凜!
二十萬漠南騎兵與十萬蒙古騎兵鏖戰,整個戰場鋪滿浩蕩的騎兵,箭雨撒落,馬刀與長矛廝殺!
中原的諸侯極少有機會看到如浩大的騎兵交戰的場面,但對于可以直接征發牧民成為輕騎兵的游牧文明而,集結十余萬騎兵輕而易舉。
燕太子親自握著一把長槍,奮勇殺敵。
漠南龍城的城主劉虎,為人兇狠,同時還是武將類型的玩家,雙手握著一口大刀,全力一劈,竟然將一個蒙古騎兵劈成兩截!
“殺!”
劉虎的胸膛間熱血沸騰。
這次算是徹底得罪了巔峰時期的蒙古帝國,但是劉虎卻毫不畏懼。
不只是劉虎,其余漠南的領主們也不怕事,因為他們知道在得罪了蒙古帝國以后,其余漢帝國的諸侯們不會坐視不理,肯定會出兵漠南,將鐵木真的勢力從陰山驅逐。
甚至,漢帝國會收復漠北,將漠北也并入帝國的版圖!
漠南的領主們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公孫瓚攻打左翼,而狄青率領騎兵攻打右翼,猙獰的青銅面具讓蒙古騎兵聞風喪膽。
狄青的大刀比劉虎的大刀更加兇狠,基本一刀斬殺一個蒙古騎兵,偶爾還使用拖刀計,斬殺蒙古百夫長、千夫長。
蒙古騎兵自從擴張以來,除了在天山遭到西域都護府的頑強反擊,這是第二次受挫。
漠南領主們集中大部分史實武將還有普通武將,等到博爾忽進入漠南,然后發難,打算殲滅鐵木真派出的博爾忽軍團,俘虜百萬人口!
博爾忽握著一根長矛,與漠南騎兵廝殺,長矛直接將一個漠南騎兵抽落,馬蹄踐踏,傳來骨頭粉碎的響聲!
兩支騎兵都極其頑強!
漠南騎兵也久經沙場,比起博爾忽的騎兵不遑多讓!
博爾忽軍團大約有七八萬人,臨時出戰的蒙古帝國牧民有十余萬,雙方紙面兵力相當,實際上爆發的戰力也相持不下。
“如果怯薛軍在,豈會如此!”
博爾忽刺死一個漠南領主的部將,被一支箭矢射中護心鏡,護心鏡凹陷,險些被射穿,不禁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