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取出一份密報。
盧植瞪大了眼睛:“玄齡,你這是耍賴……”
房玄齡在已經知道對方要迎戰的前提下,還要和他打賭,這不是耍賴又是什么?
房玄齡微微帶笑:“兵不厭詐。”
“他們不好好守城,為何決定和我們決戰?”
楚天訝異于徐州聯軍的選擇。
除非對方有絕對的把握,才會從守勢變為攻勢。
是誰給他們的勇氣再次進攻瑯琊國?
“我們南下的消息一傳出,他們就立即北上,看上去像是急于與我們決戰。即使曹豹負責押運的糧食被我們焚毀,郯城的糧食也足夠他們吃兩個月,他們應該不會如此著急決戰。因此屬下以為,他們有底牌,讓他們認為可以戰勝我軍。”
“什么底牌?”
“不知。”
房玄齡的表情這才稍顯凝重。
不是智力高就可以猜測出對方所有的底牌。
底牌之所以為底牌,就是因為不為人知。
“難道我小看了他們?”
楚天閉眼回想所有搜集到與徐州聯軍相關的情報,基本沒有什么紕漏,他摸清楚了徐州聯軍的兵力和構成,甚至將陶謙的特殊兵種——丹陽兵計算進去。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楚天也并非全知全能,如果徐州聯軍真的有底牌,那么只能見招拆招。楚天的手中也有底牌,徐州聯軍不一定知道。
“徐州牧陶謙親臨郯城,鼓舞士氣!他可能會帶來精銳的丹陽兵!”
楚天剛率兵離開夏城,便得知陶謙親征的消息。
“陶謙的行為也很反常……正好可以做一個了斷,令薛仁貴為先鋒,前去挑釁徐州聯軍!”
二十萬徐州軍正在北上,陸續進入瑯琊國的領土,他們沒有想象中那般被動防御,而是主動進攻!
“報,徐州牧陶謙大人親臨前線督戰!”
聯手進軍的徐州領主們得知陶謙要來到前線,頓時在私底下議論紛紛。
“陶謙那個蠢貨來做什么?不會來指手畫腳吧?”
“如果陶謙是一個蠢貨,他根本無法成為徐州牧、平定徐州黃巾軍、獲得徐州的世家們支持。因此,陶謙還是有點本事,只是并非雄才,而且他太老了。年紀一大,人就會犯糊涂。”
很快,徐州領主們就清楚了陶謙的目的。
“州牧大人率領四千丹陽兵前來助陣!”
“四千丹陽兵!”
徐州的領主們深感震撼,看來陶謙也知道這次戰斗的重要性,除了留部分丹陽兵控制下邳、郯城以外,陶謙親自帶四千丹陽兵出陣。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徐州的領主們看到陶謙的車馬,車馬四周有一支精銳的山地步兵。雖然丹陽兵更加擅長山地地形作戰,但作為特殊兵種,即使在平原地形也可以發揮出強大的戰力。
“丹陽兵是多少階兵種?”
“應該不會太高,因為據說如果成為丹陽太守,便可以招募丹陽兵。還有一些特殊的英雄也可以招募丹陽兵。既然是可以在丹陽郡批量招募的特殊兵種,如果還超過五階,那么就太過分了。”
“有陶謙的丹陽兵助陣,此戰我們勝算更多一成。”
徐州的領主們前去拜見徐州牧陶謙。
陶謙憂心忡忡,整個人像是蒼老了十歲。
他的治中從事王朗、部將曹豹在水戰失敗后為楚天所活捉,三萬單位糧食不知所蹤,此事給陶謙帶來沉重的打擊。
除此以外,徐州的世家們態度曖昧,令陶謙更加著急。
他作為揚州人,在徐州可以站穩腳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手中還有一支丹陽兵,另外是因為徐州世家的支持。
現在徐州世家在陶謙和楚天之間搖擺不定,實在令陶謙感到不安。
陶謙必須要盡快平定瑯琊國,用戰功提升自己的威望,才能重新獲得徐州世家們的支持。
“四千丹陽兵作為預備隊,在關鍵時將會投入戰場。”
這個老狐貍!
徐州的領主們見陶謙還是不愿意交出丹陽兵的指揮權,對此無可奈何。
陶謙不愿意交出控制權,而是親自統帥丹陽兵參戰。
對陶謙的軍事水平,異人領主們心知肚明,卻也不好當著陶謙的面指出陶謙不適合帶兵。
徐州的領主們認為即使沒有名將指揮的丹陽兵也十分厲害,足以擊敗低階的輕步兵。
再者,徐州聯軍有二十萬大軍,攻打瑯琊國綽綽有余。
“這一次我們不再分兵并進,而是集中所有主力,專門攻打夏城。”
“州牧大人只需要在后方觀戰即可,此戰可擒獲瑯琊國楚子謀。”
陶謙見異人領主信心倍增,雖不知為何,但總算有幾分安心:“如果可以擊敗楚子謀,我會上表朝廷,令戰功第一者取代楚子謀為瑯琊相,其余人,可表為廣陵太守、彭城相,或者校尉、都尉,皆有封賞。”
“多謝州牧大人!”
異人大領主們表面對陶謙感恩戴德,其實無論他們誰取代楚天成為新的瑯琊相,最終還是要與陶謙一戰。
也就是說,像陶謙這樣的諸侯,缺乏核心文臣武將,很容易就會被不斷興起的異人領主擊敗。
倒下一個楚子謀,還有第二個楚子謀會起兵爭奪徐州。
“報!瑯琊國陷陣都尉薛仁貴率領騎兵前來叫陣!”
陶謙正與徐州的領主們商議決戰事項時,薛仁貴率領4000騎兵,兵鋒已經觸及徐州聯軍!
陶謙環視眾人:“你們誰有猛將,去取他的首級,以振我方軍心?”
楊業本來打算請戰,但被他的領主,廣陵郡的蘇辛一眼瞪了回去。
眾多領主鴉雀無聲。
這可是薛仁貴,動不動就一個人沖入敵人千軍萬馬之中的猛將,誰敢派去將領送死?
即使是楊業都不行,除非楊再興才可能一戰。
陶謙見沒有異人領主響應:“難道這個薛仁貴真的如此兇猛?”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