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么碑文當中還記載了什么內容?”
李萬年問道。
“具體內容,臣也不清楚,但上面講述了唐和吐蕃的交往歷史,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至赤德祖贊迎娶金城公主的歷代通婚事件,強調“甥舅”關系的法統依,南北兩側分別鐫刻唐蕃參與會盟的官員名單,體現雙方對盟約的重視!”
“你為何記得這么清楚?”
李萬年好奇道。
“殿下,臣的祖上曾經參與過這次會盟,名字就刻在兩邊都城的碑文上,但長安的石碑不知是黃巢起義還是朱溫的亂兵給摧毀了,所以長安那座石碑已經找不到了,碑文更是不知所蹤!!”
曹議金說完,李萬年才知道大唐和吐蕃的關系如此密切,唐武宗的滅佛行動可能是雙方互相通過氣的,而且通氣的時間從上一代君王就開始了。
“吐蕃贊普赤祖德贊和朗達瑪是什么關系?”
李萬年問熱逋缽督。
“這兩位贊普是同胞親兄弟!”
李萬年聽完,笑著說道:“穆宗和武宗皇帝是父子關系!看來這件事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李萬年基本確定,武宗的兄弟以及朗達瑪的兄弟之前已經在籌備滅佛的事情了,但這件事過去將近二十年才開始執行,可見其中遇到的阻力多么的大!
這種秘密的事情,不是親近的人不能信。
“是的殿下,此事確實透露著詭異,不過武宗皇帝不是被刺殺的,而是服用丹藥過度而駕崩,這一點和朗達瑪不一樣!”
曹議金如此說道。
“也許吧,但不管如何,熱逋缽督,這次你回到高原,順便去一趟那個碑,將碑文內容拓下來!”
“臣遵旨!”
熱逋缽督恭敬的行禮。
“好了,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吐蕃道行軍總管,近期抓緊訓練士兵,三年之內,我需要你徹底的平定高原!”
李萬年知道高原有很多他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必須要將自已的眼睛插在高原。
“殿下放心,臣一定提前平定高原!”
熱逋缽督激情昂揚道。
......
李萬年在瓜州也就休息了一整天,第三天開始出發,接下來就沒有危險了,如今的河西算是很安全了。
很快,十幾天之后,到了長安城,寒風呼嘯,從春天出發,如今已經是深秋了!
長安的文武百官再次聚集在城門口,迎接李萬年的到來,之前他離開的時候瞞著消息,但也沒瞞住多久,畢竟西域的動作那么大,長時間下來也很難瞞住,
入城之后,他看到了長安城的情況和之前相比更加的繁華了,這一年以來,長安城的城市建設進步的很快,道路周邊的店鋪都開業了,很多的胡人也在街道上行走。
自從河西疏通之后,西域的胡人來中原就沒有阻礙了。
“孔笙,如今長安多少人口了?”
“回殿下,總人口已經接近二十萬了,大部分人的祖籍本就是這里,相信再過五到十年,這里的人口還要翻倍,不過那時候大部分人口就不是本地人了!”
孔笙看到李萬年的表情,也知道殿下是認可自已的治理成果的。
“嗯,關中地區的中信就是長安,是漢人看到的,真正的第一座漢人巨城,也是大唐的臉面,好好干!”
李萬年見到如今的繁榮的景象,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