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畢檀破口大罵之際。
系統卻很貼心的將他的個人面板召喚了出來。
貪神系統
宿主:畢檀,25歲
積分:1億
系統商城:可選擇類別——小說、音樂、美術、話劇、小品、電影、電視劇
已兌換商品《人民的名義》、《我不是藥神》、《破冰行動》、邁克爾·杰克遜《billiejean》、冷君《蒙娜麗莎——關于微笑的設計》
畢檀心如刀絞,前兩天剛到賬的2億分,現在又要支出億!
系統真是不當人啊,真就不打算給他多留點分唄。
他要順走多少東西,才能換來積分自由啊。
當然,除卻順東西之外,更多的積分來源于收益。
收益高,積分當然會高。
但不是每一次的收益都會很高。
電視劇的收益就比較少一些。
電影收益就會猛烈一些。
其實這也是影視劇類別不同,放映方式不同的原因導致。
近些年的電視劇無人問津,越來越少人會選擇看電視。
只有少部分人會看。
看的人數少,造成收視率低下,廣告商自然就少,廣告商一少,又哪里來的錢呢?
至于電影則截然不同。
電影通常上映一個月。
一個月的時間內,能創造的票房會很恐怖。
《我不是藥神》便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創造下億元的票房。
一個月就可以讓普通導演變成富豪!
當然了,若是看長期收益的話,電視劇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前幾年很火熱的《甄嬛傳》就是典型案例。
當年火的時候,大撈特撈了一把。
結果時隔多年,仍舊發光發熱,還能給孫麗掙了上千萬。
這是十分恐怖的一個收益。
反觀電影就稍微困難一些,電影一般都會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放映一個月就跟觀眾說拜拜。
收益也隨之跟劇組說拜拜。
畢竟當時鋪天蓋地的宣傳,已經讓不少的觀眾將電影看完,等電影下架,可以全網觀看的時候,還會有誰愿意支付費用觀看呢?
八成的網友都不會給,畢竟他們大多都看過。
目前來看,醫藥片的收益的確很高,能為畢檀帶來極大的收益。
但長遠來看,反貪片與禁毒片的收益也不容小覷。
可是,他現在醫藥片分賬之后,獲得的分成兌換成積分就只有2億啊。
他拿2億積分兌換了新的電影劇本,哪里還會剩下積分啊?
可惡啊!
系統真就要把他榨干唄。
雖然畢檀超級鄙夷系統的作為,但還是選擇了兌換。
當他確認兌換的剎那,腦海中忽然閃現過璀璨的金光。
金光閃爍,變為一條舞動著身姿的金龍,金龍橫在他的視野之上。
隨之,金龍身上的鱗片以及身軀一點點的消散,慢慢露出三個金色大字。
金色字體乃是由毛筆字書寫,筆鋒剛勁有力,風格大氣磅礴,讓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