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問題,非常影響代入感。
若是畢檀知道網飛與索尼正在討論“代入感”一事,肯定也會表示贊同。
每個膚色都會有相應的鄙視鏈。
但沒有任何一種膚色是最好的,除了黃色。
黃種人的身體機能是最均衡的,不僅可以抵抗嚴寒酷暑,更是擁有放眼世界都首屈一指的耐力。
論耐力,黃種人無疑最強橫。
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說,黃色是真的爽。
歸正傳。
一般來說,由于地區不同,膚色不同的因素,會導致強烈的割裂感。
這種割裂感是沒有辦法補救的。
除非在生產作品的時候,直接采用當地人種。
肯定是以當地人種為主要演員比較好。
為什么這么多年來,龍國電影無法打開海外市場?
那是代入感嚴重不足。
西方人瞧不起黃皮膚。
因此以黃種人為主要演員的影視劇,肯定難以斬獲高票房,高口碑。
當然,黃皮膚也非常討厭白皮狗。
別的不說,有一部電影叫《長城》,打著龍國元素起名字,卻采用白皮膚的歪果仁做主角。
這讓不少龍國人罵成狗。
整部電影,除了一首《緣分一道橋》的歌曲還可以,其他的簡直是狗屁不通!
大膽創新,采用白皮膚做主角,讓黃皮膚做配角淪為陪襯,只會讓龍國人感到屈辱。
龍國即使是在上世紀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淪為配角。
整部電影的主旋律太差,不僅沒有在國際市場討到好處,也沒有在龍國市場討到好處。
可謂是兩頭不討好。
即使獲得11億多的票房,可當時的投入卻是1.5億美金,按照匯率計算,也才堪堪回本。
按照口碑來評判,這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爛片。
能回本,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由此可見,每個地區的人民,絕對是排外的!
故此,吉基豪端跟韋伯康納不太看好《我不是藥神》也是合情合理。
現在前去影院觀影的觀眾,絕對是抱著吃瓜看熱鬧的心態而去。
韋伯康納按下遙控器。
會議室投屏的熒幕上,立即顯現出關于推特與臉書上的評論。
原本推特與臉書關于《我不是藥神》大多為差評,或者是看樂子。
但目前的評論出現反轉,多以夸贊為主。
“偶買噶!萬萬沒有想到,龍國居然拍出那么優秀的作品,這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上帝啊,我們國家什么時候也能有這種福利待遇?我們國家的人生病了,都不敢叫救護車!”
“救護車好貴的,隨便一趟就要上千美金!真羨慕龍國,聽說龍國因《我不是藥神》的緣故,改革了醫藥行業的規章制度,現在龍國醫藥行業對老百姓非常友好!”
“阿西吧,龍國人怎么會拍出來那么優秀的作品?阿西!簡直不敢相信!這個叫畢檀的編劇,同時還是這部片的導演!”
“斯國一!龍國的編劇也不差嘛!為什么網上到處都是罵名?這部片的質量,完全可以打九分!原本我還擔心900日元的票價過于昂貴,現在看來,這完全值得啊!”
“吼,大陸人有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在灣灣上映?真的好氣人噢!不把我們當自己人吼?”
“太羨慕了!我們國家什么時候也能改革醫藥行業?”
“一部電影,引起醫藥行業的改革,真的很優秀!”
“偶買噶,上帝啊,這個編劇不僅故事寫得好,電影也拍的很好啊。”
“畢檀導演還有什么作品嗎?想看!”
“伙計們,你們能帶我翻進龍國的網絡嗎?很想進去看看畢檀導演的作品。”
“別想了,龍國網絡的防火墻比你父親的菊花還要密不透風,你死了這條心吧。”
韋伯康納翻動著頁面。
看到這些評論的吉基豪端,面無表情。
吉基豪端仍舊堅定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