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洞房花燭夜啊!
心里照樣無法平靜的永康,一夜再無任何舉動。
他在正妃霍幼楠的警惕中,也在側妃安其兒的不安中,無語地度過了漫長邊城夜。
……
早朝后,御書房。
御案后大昌皇帝,目光望向案前立著的董慶堂。
“老東西!”
望著董慶堂閃爍不定的眼神,大昌皇帝笑道:“你不是想雁蕩河里那無鱗魚,裹著面粉用菜油炸得金黃,滋溜著小酒的美味了嗎?”
董慶堂聞,耳根極速抽搐幾下,拱手道:“末將愿聽圣上調遣!”
“少來!”
狠瞪董慶堂一眼,大昌皇帝嗔怒道:“別給朕末將末將的,告訴你老東西,朕現在兒子們都大了,也不用御駕親征了,你也別想著年輕時候那股虎氣。”
“老臣知道!”
董慶堂眼里神采不減,又道:“老臣還能跨得動戰馬,掄得動戰刀,還不想頤養天年荒廢時日。”
“行了!”
大昌皇帝擺擺手,拿過案上幾頁紙,邊閱覽紙上所列,邊道:“就知道你猴腚坐不得安穩椅,這小九招順了烏特昭,又收復了河套、陽明二地,但朕放心不下雁門關的政局,這里準備了一些物資,也算不上什么犒賞,大雪封路,也不方便運輸,你就替朕去看看,也好讓朕放心!”
“臣,遵旨!”
董慶堂面頰一抖,連忙跪下。
大昌皇帝轉過頭來,向御案一側候著的劉安道:“按單子裝車,再傳旨下去,撥五百虎賁軍給董大都督,準備好車馬馱隊……”
劉安退下后,大昌皇帝目光,又投向書架旁立著的小太監,“拿來!”
小太監從書架下,拿過一把黑蟒皮作鞘的長刀,雙手捧著來到御案前站了。
“老東西!”
望著董慶堂胡須半白的臉,大昌皇帝緩緩說道:“拿著,朕讓人配好了刀鞘,此去,這銀龍斬,可代朕巡察。”
董慶堂心頭一震,趕忙上前躬身舉手,從小太監手里,接過了那把讓他曾經愛不釋手的寶刀。
“謝圣上!”
董慶堂把銀龍斬緊緊抱在懷里,心潮霎時就澎湃起來。
他心里明白!
眼下邊城通行不暢,邊關鮮有消息送達皇城,皇帝不光是為九皇子擔心,也為整個北防線擔憂。
所以,皇帝是要派一個可靠的心腹,去走一趟。
“回去準備一下,明日一早就動身。”
思忖片刻,大昌皇帝又道:“替朕告訴小九,凡事多留個心眼,不可像以前那般憨厚。”
大昌皇帝語重心長,這番叮嚀,董慶堂深知其意。
皇帝是怕,就九皇子手里的那些兵馬,得了河套和陽明后,在勝利的麻痹下,怕有些人背后對他下刀子。
“請圣上放心,臣明白!”
董慶堂躬身一禮,后退三步,然后轉身就離開御書房。
……
半月后,大將軍行轅。
公羊毅匆匆進了大廳,急道:“王爺,皇城來人了!”
“誰?”
永康心頭一凜,猛然抬頭看向公羊毅。
“是董大都督。”
“哦!”
永康趕忙揚揚手,向霍幼楠道:“收拾一下,隨我去鎮口迎接。”
這董慶堂不但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且又兼任兵部尚書,此次前來,不只是例行巡視,定是帶著皇帝老子的圣意。
一出行轅,已經看到董慶堂到了街口。
“大都督辛苦了!”
“老臣見過九殿下!”
二人幾乎同時,向對方問禮。
永康在董慶堂面前,沒有擺鎮北王的譜,董慶堂也是以皇子來稱呼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