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亂世梟將 > 第250章 做一回反臣

      第250章 做一回反臣

      李璮反蒙后傳檄四方,結果只有太原路總管李毅奴哥,達魯花赤戴曲薛以及邳州萬戶張邦直響應。其他人非不支持,反而在蒙廷督責之下帶兵參加對李璮軍的圍剿。李璮把成功的賭注完全壓在不切實際的空想上,結果只能一步步地將自己引向坐而待斃的死路。

      就在李璮頓兵觀望的時候,蒙廷逐漸完成了圍攻濟南的軍事部署。不久,濟南郊外集結了十幾萬軍馬。蒙軍樹柵鑿塹,圍困濟南。

      忽必烈為了統一軍令,下詔命右丞相史天澤專征山東,諸將皆受節度。史天澤接受軍前行中書省參議宋子貞的建議,與前線統帥宗王合必赤商定,急增深溝高壘,圍困李璮軍。

      蒙軍又在原有圍城工事基礎上進一步構筑環城,濟南被完全困死。李璮身陷孤城,不復得出。

      上萬宋軍由海路北上,進攻滄、濱等州,是舉或有接應李璮的意圖,沒有成功。除濟南、益都等大城池外,山東東路大部很快被蒙軍收復。

      望著城外如蟻的蒙兵,李璮頓生絕望之心,他想起了剛剛歸順宋國時,宋國皇帝趙昀作的一首詩,專門贊美他的歸宋之舉,詩句如下:

      九扶漢鼎賴元動,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塈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

      他本人呢,自然春風得意馬蹄疾,興高采烈之余,吟起了詩詞:

      腰刀首帕從軍,戍樓獨倚間凝眺。中原氣象,狐居兔穴,暮煙殘照。投筆書懷,枕戈待旦,隴西年少。歡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

      世變滄海成田,奈群生、幾番驚擾。干戈爛漫,無時休息,憑誰驅掃。眼底山河,胸中事業,一聲長嘯。太平時、相將近也,穩穩百年燕趙。

      史天擇督軍,加緊圍城,并派小股軍隊不斷襲擾濟南城。李軍竭力抵抗,奈何城中糧食告急,士氣逐漸衰落。

      李璮命令軍士隨意捕捉城內百姓子女,誰抓到就歸誰,一時間,兵將亂抓城內百姓,不少百姓奮起反抗,被抓的哭聲震天,城內大亂。

      史天擇命令大軍攻城,李軍抵擋不住,蒙軍攻入濟南城,李璮率軍左沖右突,不能脫圍。

      李璮坐庭院中,拈香而拜,大呼:"李璮死于此!李璮死于此!"

      第二天,蒙軍殺向濟南府衙,李璮見大勢已去,手刃愛妾,乘舟自投城內大明湖中,因水淺未死,被蒙軍捉獲。

      史天擇命令親兵將李璮帶上來,李璮懇求道:"史丞相,我已知錯,你我皆是漢人,你饒了我吧,我再也不起兵反蒙了!"

      合必赤粗聲道:"李璮,你當初起兵反蒙時,收到宋帝趙昀的贊美詩,你呢,寫了反蒙詩,今日被擒,為何如此低三下四?!你為何不像你爹,有點英雄氣慨!"

      史天擇手拈白須,緩緩道:"既知今日,何必當初?嚴忠范,行刑!"

      嚴忠范走到李璮身邊,突然拔出短刀,剌向李璮右肋。

      李璮慘叫一聲,倒地不起,兀自掙扎,口呼:"史丞相,你有文書約俺起兵,何故背盟?"

      史天擇聽了,臉色突變,命令嚴忠范繼續行刑。

      合必赤急忙制止,為時已晚,嚴忠范刀起,已割下李璮首級。

      不久,史天擇引軍東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開門迎降,李璮之亂至此完全平息。

      此番李璮反蒙,牽涉到很多被忽必烈委以文、武要職的漢人親信。中書平章王文統與李璮長期秘密溝通,事發后與其子王蕘一同被誅。推薦過王文統的劉秉忠、張易、商挺、趙良弼等人都受到忽必烈的懷疑。商挺從關中被急召回都,受到軟禁和盤查;趙良弼更被"威刑臨恐,譴訶百至"。至于史天澤在濟南城下之日匆忙殺李璮滅口,回朝后則以"擅殺自劾"。忽必烈雖未加罪責,但李璮與漢地世侯們私下交通,他心里顯然是十分清楚的。

      事實上,世侯中間走得最遠的如濟南張榮之子張邦直,或在宋兵呼應李璮從南線發動攻擊時,獻邳州城投降過宋朝。在汗位爭端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過分追究北方世侯與李璮之亂的關系,可能把他們逼到公開與朝廷對抗的立場上去,這會給政權本身帶來很大危害。因此,忽必烈很快停止了追究,在政治上繼續優容各地世侯,以免迫使他們鋌而走險;同時也充分利用他們害怕朝廷深究的自危心理,裁削私家權力,把這些專制一方的軍閥變成中央集權的專制君主統治下的文武官僚。

      不久,蒙廷先后在北方漢地實施兵、民分治,罷世侯、置牧守、行遷轉法,易置漢人將領部屬、將不擅兵等制度。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李璮之亂失敗,進一步促成忽必烈政權對華北各地統治的集權化過程。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