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中,于洋中箭身亡,李全十分痛惜,發誓為于洋報仇。
李全又增兵二萬,由他親自統領,向堡寨西門發起了更加猛烈的進攻。
趙范急派李虎、趙必勝、張琎、崔福率部增援堡寨西門,雙方拚死搏殺,死尸枕藉。
李全搖動五毒透龍槍,剌死張琎,劍劈崔福,顯示了高強的武功。
忠義軍兵力不占優勢,加上地利處于劣勢,在宋軍的頑強抵抗下,始終無法攻下堡寨西門。
馮垍見狀,急忙搖動令旗,鳴金收兵。
李全從戰場上撤下來時,成了血人。忠義軍折損二萬余人,毫無進展。
馮垍建議,轉兵回東門,再覓戰機。
李全帶兵轉移至東門的途中,遭到宋將丁勝、王鑒、于俊的襲擊,不過損失不大。
此時,李全得到駐軍揚州城西田四一軍的好消息,田四率軍襲擊了宋國京湖援軍,大獲全勝。
原來,孟珙派統制張達、監軍張大連率領一萬精兵,從襄陽出發,增援揚州,到達真州上壩后,麻痹輕敵,軍隊像魚群那樣連續不斷地前行。田四率領忠義軍數千騎兵,突然襲擊京湖軍,將其攔腰截為數段,京湖軍死傷大半。張達被四田一刀砍死,張大連沒于陣中。
李全得報大喜,放道:“我不但要占領江淮,還要渡江過海,直到蘇、杭,神擋殺神,佛當殺佛!”
不久,李全親率萬余輕騎兵,攻打揚州城南門,準備掘開堰塘,放掉城壕中的水,然后大舉進攻。
趙范急令陳達帶領數百弓弩手,開到南城,不停地放箭。趙范、趙葵也帶兵出擊,李全才下令撤兵。
趙范派金玠帶兵突襲楚州城南的忠義軍寨柵,一把大火,燒毀了不少寨柵。
楊妙真聞訊后,點了萬余精兵,打開楚州南城門,揮舞梨花槍,殺向宋軍。
宋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金玠退到寶應,方收束住人馬,駐扎在那里。
李全急于攻下揚州三城,但數十次攻擊,不能奏效。
宗雄武獻計道:“揚州城中柴草匱乏,儲備的物資消耗得差不多了。我軍如果長期包圍揚州三城,就能迫使守軍投降。”
李全采納了宗雄武的這個計策,集中所有的部眾并驅使百姓,加起來,有數十萬人,列寨包圍三城,制司和總所的糧援都斷絕了。
趙范、趙葵見形勢危急,急令三城的各個城門分別出兵去劫忠義軍的營寨。各路宋軍舉火為號,半夜時縱兵沖擊忠義軍營寨,斬獲頗豐,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的拉鋸戰,進行了數月,雙方進入了攻守極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一日,李全來到平山堂,下令打開傘蓋,奏起音樂。并讓江淮各地的十幾個美女出列,陪伴左右,做出一副專心娛樂的樣子。
暗地里,李全調兵遣將,作好對揚州城發起總攻的準備。
趙范、趙葵經過密議,下令揚州各門用輕兵牽制敵人,自己親率數萬精兵,來到堡寨西面,與忠義軍大戰。
宋軍這樣的大動作,李全坐不住了,豈能在平山堂享受美女和音樂?他全身披掛,出動忠義軍主力,分數路與宋軍鏖戰。
打了整整一天,雙方均傷亡慘重,旗鼓相當,誰也占不了便宜。
金玠率兵攻擊都倉,忠義軍將領張友率部竭力抵抗,但抵敵不住,都倉失守,數十艘糧船被宋軍繳獲。
忠義軍糧草不濟,士氣大挫,無心再打,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向忠義軍襲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