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東路軍撤離采石楊林渡,沿渡遭到多股宋軍襲擊,損失不少。
阿海本想進入濠州,與拓跋英合兵一處,誰知過了泗州,探馬來報:濠州已被宋軍占領
阿海氣得鼻子都歪了,如今江淮地區,主要城鎮全部被宋軍收復。下一步,該怎么辦?
風餐露宿,時間一長,給養跟不上,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阿海耐著性子,和部將商議,到哪兒去呢?
江淮戰場,形勢突變,不再是一年前了,那時候,阿海兵進江淮,想打哪兒就哪兒。
紇石說道:"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宋軍封鎖線,到化湖陂去。我軍在那里曾駐扎過,水草豐茂,把戰馬喂飽了,再突圍到宿州去。"
阿海手下四個部將,號稱四大金剛,分別是:曹全、張德、田貴、宋福,都同意紇石的建議。
阿海聽了,望著完顏守緒,道:"太子,依你之見,到化湖陂如何?"
完顏守緒方寸早亂,苦著臉道:"行軍打仗方面,我是門外漢,阿將軍,你說咋辦就咋辦。"
阿海沉吟半晌,沉聲道:"既然諸位認為去化湖陂好,那就去化湖陂吧。"
紇石說道:"我愿擔任開路先鋒,掩護主力,進入化湖陂。"
阿海點點頭,道:"紇將軍忠心報國,實在難得,回國后,我啟奏皇上,為你記功。"
紇石自告奮勇做先鋒,有多種因素,其中拓跋英沒有守住濠州,加之不知去向,是主要因素。拓跋英是他心腹大將,他感到臉上掛不住,所以勇擔重擔。
用現在的話講,這叫崗位責任制。
數日后,鐘離城北不遠處,宋金雙方發生遭遇戰。
紇石一軍與季先、葛平、楊德廣指揮的忠義軍,打了整整三天,沒有突破忠義軍陣地,死傷無數。
姚云見狀,跑到紇石那兒,大聲道:"紇將軍,再不打過去,我們就完蛋了!太子在軍中啊,我部責任重于山!過幾天,幾路宋軍壓過來,我們就要成餃子了。"
紇石嘆道:"季先、葛平、楊德廣是忠義軍的悍將,擅長防御戰。這次我部進入他們設置的伏擊圈,倒了大霉了。"
姚云道:"今夜丑時,我率精兵三千,猛攻宋軍大營,吸引其主力。紇將軍,你率部從北面迅速突擊,并讓阿將軍率主力及時跟進,撤到化湖陂去。"
紇石道:"姚將軍,如此一來,你部壓力太大了。你是我的愛將,我舍不得啊。"
姚云大聲道:"姚云能有今天,承蒙紇將軍提攜,今夜之戰,我既報圣恩,又報你的栽培之恩。只要我軍主力突破封鎖線,姚云雖死無憾!"
話說到這份上了,紇石還能說什么呢,他只得點了點頭。
丑時到了,姚云率領三千精兵,向忠義軍大營發起了突然襲擊。
駐守大營的大將是季先,接報后,季先迅速調集兵馬,圍住了姚云一軍。
雙方展開了生死搏殺,一時間,金鼓大作,殺聲震天。
姚云圓睜雙眼,揮舞劈水刀,一連砍翻了十幾個忠義兵。
季先見狀,猛地夾緊戰馬,大吼一聲,緊握金鏨提爐杵,截住姚云廝殺。
二將大戰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