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安丙走馬上任,擔任川陜軍政長官后,指揮茗山之戰,消滅了叛軍主力,擒獲了叛軍主將張福。宋軍打著得勝鼓,班師回遂寧。
張威滿足了張福的要求,沒有把他交給安丙,而是在前往遂寧的路上,派刀斧手處斬了,埋在行刑處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
安丙和楊九鼎是故交,如今抓獲了殺害楊九鼎的兇手王大才,自然要為老友報仇了。
王大才是李貴俘獲的,安丙下令開斬王大才,來祭奠楊九鼎,并讓李貴監斬。李貴借口身體不適,沒有到現場監斬。
李貴裝病,是有原因的。
十多年前,李貴是吳曦(抗金名將吳璘的孫子)的部將,開禧二年(1206年),吳曦自稱蜀王。吳曦叛宋降金,并請求金國封他為蜀王。開禧三年(1207年),吳曦稱王僅四十一天被殺。
李貴是平定吳曦叛亂的勇士之一,另外,還有李貴的好友李好義、楊巨源等。
事后,安丙誤判形勢,認為楊巨源要背叛大宋,派人殺害了他。
為這事,安丙在川陜軍民中的人氣指數下降不少,和李貴、李好義等人成了怨家。
這次平定張福叛亂,李貴是出于一片愛國之心才參與的。私人感情方面,李貴和張福、莫簡、王大才之間并沒有什么過節,反而有一定交情。所以,讓他監斬王大才,他自然不愿意了。
安丙認為李貴詐病,不愿監斬王大才,自然很不爽,但也無奈。想想自己七十掛零,去日無多,為這種事計較,那計較的事太多啦。
不久,李貴稱病,退出軍界,到老家釣魚種田去了,從此消失在波瀾壯闊的抗金戰場上。
安丙下令追剿叛軍余部,但莫簡智勇雙全,想解決他,并非易事。
多路宋軍進山圍剿,都無功而返。
趙林獲悉后,急聚季彬、齊美、袁豐等人商議,研究如何解決莫簡。
季彬說道:"莫簡雖然驍勇,但畢竟是籠中之虎,所居之地被我軍重重圍困,肯定跑不了。抓住他,只是時間問題。"
趙林點點頭,沉聲道:"我看這樣,掃魔隊分為二組,我和袁豐一組,季隊長和齊女俠一組,以十日為期,看哪組先擒斬莫簡。"
齊美笑道:"趙隊長,你這個主意不錯,那就開始行動吧。"
數日后傍晚時分,遂寧東邊嘉陵江邊,風大浪急,江邊停著一艘漁船。
幾個漢子衣衫凌亂,手執刀槍,向漁船跑去。
為首的一個漢子,滿臉黝黑,胡子拉碴,手提一對四棱鑌鐵锏,跑到江邊,大叫道:"船家快出來,把我等送到對岸,我重重有賞!"
說完,這個漢子從懷里取出一大綻銀子,不停地晃動。
從船艙里鉆出一個后生來,斗戴斗笠,披著蓑衣,手里拿著一根粗大的竹篙,立在船頭,朗聲道:"你們是什么人?為何要到對岸去?"
漢子喘著氣道:"船老板,我們是到遂寧一帶販布的,誰知遇到了強盜,所有布匹被搶。強盜還要殺我們滅口,我們只得逃命。你快把船搖過來,救救我們吧!"
后生說道:"官府有令,這里所有漁船不能裝人,只能裝魚。如被查出,全家連坐!"
漢子聽了,臉呈慌亂之色,央求道:"船老板,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強盜快追來了,你就忍心看著我們這些無辜的商人遭難嗎?"
后生輕嘆一聲,道:"好吧,你如此說,我覺得你們很不幸,我就幫幫你們。不過,這船太小,只能裝一個人過江,你跑在最前面,就先裝你吧。"
漢子聽了,連連說道:"船老板,別說了,快把漁船搖過來。"
后生拿起竹篙,用力一撐,漁船離開蘆葦蕩,向江邊而來。
還沒等漁船靠岸呢,漢子一跳,到了船頭上。
后生板著臉道:"我說你這販布的,身手這么敏捷,八成是當過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