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經過連續五天的激戰,以丁明吾、謝遷兩部為主的攻堅部隊在付出四千余人的重大傷亡后,終于攻入了章丘縣城。此役斃傷俘清軍牛成虎部五千多人,自身傷亡與殺敵數相當,對兵力處于劣勢的東岸大軍來說不是什么好事。牛成虎部在敗退出章丘縣后,由于清軍接應部隊很快到來,長城嶺一側的清軍孔希貴部也全體北壓逼迫東岸軍隊,因此使得茅德勝所部未能對牛成虎部進行有效追擊(騎兵匆匆銜尾追擊后斬殺了千余人),以持續擴大戰果,令人甚感遺憾。
4月26日,就在東岸軍隊董學禮、陳之龍兩部上萬戰兵攻打長城嶺一側的清軍孔希貴部一萬六千余人(戰兵同樣近萬,不過新募之士甚多)時,清軍蒙古馬隊襲擊小清河河面上東岸運輸船的消息傳來,茅德勝不得不加派部隊護衛輜重部隊安全,同時派人測量小清河下游航道各處水深,以確定是否可以通行吃水達0.8米的東岸炮艇。
4月28日,杜沖帶著各路武裝萬余人畢竟漕運節點張秋鎮,雖被清梅勒章京賴惱率數百滿蒙八旗為首的守軍擊退,但其聲勢之浩大也引起了濟南的勒克德渾重視,開始考慮從濟南分出一部分兵馬加固張秋鎮的守御。
5月3日,東岸大軍攻克長城嶺一側清軍營寨,掃清側翼一大重要威脅。這一次,東岸軍隊的傷亡小了許多,董、陳二部加起來也才不到三千人,但卻取得了斃傷俘清軍近五千人的重大戰果。當然這也和茅德勝力主將大量炮兵配屬給他們作戰的結果,壓陣的東岸正規陸軍不惜消耗大量火藥、炮彈,幫助他們成就了這場勝利。孔希貴殘部近萬人趁夜往泰安州敗退,一路上被尾追的董學禮部砍倒、俘虜兩千余,再加上自相踐踏和開了小差的,堂堂的河北總兵最后跑進泰安州城時,只剩下了六千人左右,且軍械物資大半丟失,短時間內難以再度成為威脅。
不過,就在大量東岸陸軍火炮被調往南方戰場支援董學禮部時,坐鎮濟南的勒克德渾抓住時機主動出擊,再度克復了章丘縣城。守城的丁明吾部被打得狼奔豕突、潰不成群,一夜之中傷亡三四千人,再加上黑夜中不辨方向亂跑的,結果該部近萬人撤回安全區域后一計數,僅有不到三千人了。丁明吾當時氣得直想抹脖子,結果被人攔住了。好在天明后又陸陸續續跑回來兩千多人,但也都不復昨日士氣,必須撤下去整訓一番。
經過大半個月的戰斗后,茅德勝終于發現,自己還是高估了自己麾下大部分仆從軍的戰斗力。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比如丁明吾部一萬五千多人,當時莫茗在的時候就準備裁掉里面一大半,結果因為時間緊迫而未能如愿,但如今的戰斗場面果然表明該部最不堪戰,將已經攻克的章丘縣再度丟給了清軍。
當然他也同樣低估了清軍的戰斗意志。如今滿清全國局面吃緊,勒克德渾如何不知道其中關鍵?因此他拼了老命也要守住濟南城,絕不能讓黃衣賊將其攻克,否則,政治軍事上都會產生難以想象的惡劣影響。正因為如此,此番濟南攻防戰,勒克德渾才發了大狠,清軍各部物資糧餉不但補齊,還許了很多其他的好處,以激勵這些丘八們大戰。此外,各地士紳們也在清廷的宣傳下開始努力辦起了團練武裝,以抗擊黃衣賊。
漢族地主團練武裝對清廷來說也是一面雙刃劍,但仗打到這個份上,清廷已經顧不得許多了。山東全省一百零四個州縣無數士紳,只要報備濟南知曉,都能獲得興辦團練武裝的權力。這些地主武裝也許此時在清廷和東岸雙方看來都是不堪一擊甚至極為可笑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成長起來的他們焉知不會一飛沖天?
5月10日,調整完攻擊序列的東岸大軍再度發起攻勢。此役,炮兵部隊不再吝嗇使用火藥和炮彈,24門火炮被悉數拉了出來炮轟章丘。終于,在付出了三千余人的死傷后,二度攻克章丘縣城。守城的清軍李率泰部被打殘,狼狽逃竄回了濟南。
在打完這三場戰斗后,東岸大軍的累計傷亡人數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人,即便去掉重復統計的人數,實際傷亡也超過了萬人,且其中只有不到四成的人可以再度恢復上戰場。如此慘烈的傷亡(20%傷亡率)使得仆從軍的士氣大為低落,而這也使得茅德勝開始將目光轉向敵后戰場,希望通過敵后戰場的勝利來迫使清軍陣腳大亂,以減少正面攻擊的傷亡。(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