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十五章 混亂與秩序(一)

      第十五章 混亂與秩序(一)

      裴欽將擦拭完軍刀的鮮紅手帕扔在了地上,然后看著被麾下士兵們俘虜的一群克蘭迪人,心中滿是煩躁。克蘭迪人真是多啊,怎么殺都殺不完。

      如今主力部隊已經從科爾多瓦返回,撤到了圣菲一帶休整,順便等待本土擠出來的船只過來將戰利品通通運回。科爾多瓦是1573年就建立的城市,人口眾多、商業繁榮,是溝通拉普拉塔與秘魯、智利之間的交通要道。在與東岸人全面開戰之前,西班牙人甚至還在通過科爾多瓦向圣菲轉運銀條,然后用船運回國內,以避開加勒比海上眾多盯著西班牙寶船隊的貪婪海盜們。

      除了商業繁榮外,圣菲還出產優質小麥、水果以及牛皮,物產之豐冠絕整個圖庫曼省,甚至還超越了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歷史最悠久的殖民點圣地亞哥?德爾?艾斯特羅城。如此殷富的城池,在被六千余虎狼般的東岸士兵攻破后,歷年積蓄的財富頓時一掃而空,再也不復以往遠近聞名的繁華。

      雖然東岸與西班牙之間簽署的和平協議中,曾經明確指出東岸政府應當如數發還戰爭中非法獲取的西班牙平民或商人的財物。但雙方都知道,這一條根本沒有認真執行起來的可能,你見過誰會把已經吞下肚子的肥肉再吐出來的?更何況,大家都知道這條協議其實只是個障眼法,其真正的含義是東岸人以發還戰爭中掠取的物資為名義,向西班牙王國政府輸出大量武器和軍資,以作為獲取烏拉圭河以東地區領土的補償。因此,西班牙人注定是別想從東岸這群丘八的手里要回本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了。

      再說了,如今克蘭迪人在拉普拉塔的大部分地區都掀起了規模浩大的起義,大批白人定居者被驅逐或殺戮。如今這些逃竄到圖庫曼、庫約兩省的西班牙農場主、牧場主以及普通農夫,若想再回到屬于自己的土地上,那么首先就必須剿滅這股聲勢浩大的克蘭迪起義軍。而在西班牙陸軍力量已被嚴重削弱的今天,這件事情不借助東岸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可能辦到的,這其實也是西班牙王國政府不惜讓出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眾多利權的原因所在。與富饒的拉普拉塔相比,南巴塔哥尼亞那種苦寒之地又算得了什么!不過這樣一來,有求于東岸的西班牙人顯然也就無法張口索回自己的財物了。

      不過說到剿滅克蘭迪起義軍一事,東岸人確實也沒有磨洋工,他們在西班牙人的催促下,以堅決而有力的軍事行動肅清了活躍在科爾多瓦附近的幾支克蘭迪義軍,然后接引部分從胡胡伊南下的西班牙陸軍,一同向克蘭迪人碾壓而去。

      而在中部地區,留守的裴欽也接到了上級交代的剿滅克蘭迪義軍的指令。他在設宴捕殺了數十名克蘭迪起義首領后,又派遣麾下士兵迅速擊潰、俘虜了數千名克蘭迪起義士兵。這些人在簽署了保證協議后,全部被東岸人用船運往了南非、新華夏和澳洲殖民地,作為當地拓荒的先鋒隊。

      做完這些后,最近一段時間,裴欽發現上級的命令口風有所改變,因此他便果斷減少了部隊的出擊頻率,同時對克蘭迪人盡量以驅趕為主,取代以前斬盡殺絕的策略。而恰好克蘭迪人此時也被整條戰線上八千余東岸官兵的霹靂手段嚇破了膽,一些中小型起義軍組織在殘酷的殺戮面前終于能夠聽得進去東岸人的“勸誡”了,他們帶著隊伍和部分牛羊,在東岸騎兵的指引下兵分三路:

      一路南下前往布蘭卡港外圍地帶,那里偏僻荒涼,平日里幾乎看不到西班牙人的身影,用來安置一些起義軍及其家眷還不成問題,同時這些人或許還能為東岸政府提供一些急缺的勞動力;第二路向東越過巴拉那河,躲進烏拉圭河西岸沼澤、森林密布的地帶,這里地形復雜,西班牙人很難剿滅他們,便于其發展壯大。

      以上這兩路都有一個共同的好處,那就是背靠東岸人的支持,便于他們長期堅持下去。而除了這兩路以外,第三路就是舉族前往目前尚控制在東岸執委會近衛學兵團手里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港,他們將在那里等待東岸前往東方的船只,移居到東岸殖民地去重新開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