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速海商會的納蘇赫帕夏就派人通知馬德,盡快將大筆軍資(包括火槍、長矛、鎧甲等精良裝備,以及止血繃帶、藥品等軍需)在五月末之前運到蘇伊士港,然后通過當地的駝隊運輸至亞歷山大港,最后再用新成立的黑海班輪公司(擁有四艘東岸制造的笛型運輸船)的船只將這些緊俏物資拉到卡法或敖德薩,以待雙方開戰。而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亞速海商會就可以在其間囤積居奇,轉手獲取暴利了。
馬德對這種向韃靼人、哥薩克出售軍資的“嚴重外交事件”(波蘭外交使節語)毫不在意,反正東岸人已經因為女奴的事情狠狠得罪了波蘭王國了,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往死里得罪好了。我賣武器軍資給你的敵人,同時還收購他們的戰利品(俘虜、女奴),讓他們有持續戰斗下去的本錢,你能拿我如何?咬我么?
這次由亞速海商會首批運輸至蘇伊士港的三千名精壯男勞力,均為德意志雇傭軍俘虜。他們是亞速海商會從烏克蘭哥薩克手里購來的,價格為50元一人,全部為富有戰斗經驗的積年傭兵,熟悉火槍和冷兵器的使用,會擺西班牙大陣,戰斗力還是不能小視的。他們此次敗于哥薩克和韃靼騎兵,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同行的冊編哥薩克突然叛亂,導致波蘭大軍措手不及,全面潰敗,正所謂非戰之罪。
這些人的實力,就馬德看來,如果好好整訓一番并成功激發出他們士氣的話,還是相當不錯的。在去年12月中旬前往東方港的一艘西班牙聯絡船上,莫三的特使已經去向本土請示該如何處置這幫購來的戰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安排一如本章開頭所述。這些人中精擅戰斗且吃苦耐勞(這個年代窮苦的德意志鄉下人都很吃苦耐勞)的人,將有幸被挑選送至遠東,參加與滿清的戰斗。他們甚至被許諾,誰能殺死一名“真滿洲人”,立獲自由民地位并分配房屋、土地、牲畜和媳婦;如果是殺清廷綠營的話,唔,標準還未出臺,但應該不是很低就是了。
這些苦哈哈的德意志傭兵此時由埃及馬穆魯克看守(費用由東岸人支付),且已被告知了自己的命運,因此看守他們倒也不用費太多事。這個年代,跟隨荷蘭人前往遠東的德意志鄉下人不要太多——當然大多數是被欺騙去的,如果一開始說明目的地,多半是沒人愿意去遠東的,但東岸手頭的這幫人是戰俘奴隸,他們的心理預期本就很低,因此這時候被宣布將去遠東為東岸而戰,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能夠很平靜地接受這個事實。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撈著去遠東的機會,一些習氣不良的傭兵則只能被安排到新華夏島,以充實當地的人口,同時還能順便捕捉島上的馬來奴隸,發回本土修鐵路,一舉兩得;此外,一些身體瘦弱(容易水土不服)的傭兵就將被塞到澳洲種地屯墾,以開發當地的處女地,以及面對土著可能有的侵襲。最后,一些死硬分子,如軍官、貴族,則將被發配到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戈壁灘上,用自己的雙手為東岸人修筑鐵路。
莫三在之前對馬德交代過,將一萬五千名女奴運回本土是政治任務;從克里米亞人、哥薩克手里收購戰俘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因為東岸國內的建筑公司以及海外殖民地需要大批開荒人口(開荒往往意味著死亡率極高),因此將這些人運回來也非常重要。
馬德來到蘇伊士港就是為了這事。此時已經是3月份,之前兩艘東非運輸公司的笛型船已經載運了一批波蘭籍俘虜返回新華夏島,順便將亞速海商會訂購軍資的消息帶回去。而等到四月份中下旬風向改變后,從新華夏前往蘇伊士的東岸船只就將出發,然后將這些德國帶回新華夏島。(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