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

      事實上劉為民這些年來思考了很多關于東岸殖民地發展的事情。東岸的統治者們并不是什么天才,事實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對于治國有一些模糊的、不知道對錯的粗淺概念,而這顯然是不夠的。

      因此,當他們白手起家創下了這么大一片基業后——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成長,他們也會在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領域犯錯,而且是經常犯錯——無論是國內經濟政策還是海外殖民地的經營。

      劉為民這些年來就一直在思考東岸各項政策的得失。執委會內部的明爭暗斗、文官和軍部的不和、軍部內部海陸派系的利益之爭、文官內部交通系法律系工業黨之間的齷蹉等爛事,都不能影響到他追尋更好的治國方法的步伐。

      這個前中學政教處主任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坐在國家主席的位置上,不過是各方利益妥協的產物而已,他本身的威望和能力還不足以使得他登上如此高位。因此他一直堅持與人和善,是執委會諸位大佬中有名的好好先生,對各方提出的議案從不當面駁斥,總是盡可能地兼顧各方利益,充當了執委會派系斗爭中的潤滑劑作用。

      在做好調和各方利益的中間人的同時,劉為民也在為實踐自己的治國理念而努力。他是個農民出身的老派知識分子,一直堅持認為中國農民是最偉大的,他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同時也不乏一些市儈和精明,簡直是開拓新大陸的最好人選。因此,其實他才是東岸國內皇漢派、移民派的總后臺,而不是整日里高調無比的激進軍官。

      劉為民本人對東岸的殖民地經營尤為關心,因為他認為殖民地事關整個國家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后勁,不得不嚴加重視。在他心目中,殖民地共分為兩大類:其一是移居殖民地,即宗主國的人民不斷地遷居到這些人口稀少的蠻荒之地,然后將其建設成一個個新興的城鎮。比如現今東岸絕大部分的本土領地都可以算是這種殖民地,要知道最初的時候東岸人僅僅局限于東方港、平安堡等少數幾個據點,然后慢慢地將擴張的腳步逐步挪到了整個鴨子湖流域、湖西丘陵地區、西北墾殖局轄地、烏拉圭河流域等等,這些地區其實就是一種移居殖民地——當然現在都漸漸成為本土了。

      另外一種殖民地則被劉為民定義為投資殖民地,即宗主國對這種殖民地主要是資本輸出、技術輸出為主,而不是人口輸出,如今東岸的新華夏地區就有點這種意思。囿于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較為遙遠的距離,東岸對往當地進行大規模移民一直不甚積極,事實上要不是當地的東岸政府不斷從遠東移民中截留人口,同時該地又有很多東岸本土繼續的各種資源,也許這個殖民地早就因為巨虧而被迫放棄了。

      如今隨著東岸國內部分過剩的資本被導入到這片熱帶沃土,完成初步原始積累的東岸種植園主們開始各顯神通,一面大肆抓捕當地土人、一面從國外購買奴隸,甚至還乘船去附近抓捕對熱帶環境較為適應的原住民,這些舉動無不表明東岸在當地的經濟秩序主要是以非本國居民勞動力為主,利用本國的技術和資金發展經濟,然后繁榮整個殖民地。這種殖民地帶有明顯的投資殖民地的特征,新華夏地區目前看起來也僅僅是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從屬于宗主國東岸而已。

      等到將來東岸的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新華夏殖民地的建設也小有規模后,當地的人民一定會發現他們的經濟已被鎖定在農礦產品及其初級加工上。而隨著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日益貧困的殖民地居民們一定會將怒火發泄到來自南美洲的“吸血鬼”們身上,而這顯然是殖民地獨立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特別是在這個殖民地的主要居民非東岸人的時候。

      劉為民堅持認為,殖民地的主流人口是不是宗主國的主流人口,這對于殖民地的獨立與否極為關鍵。君不見當年英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殖民地的獨立欲望都不是很強,但廣大亞非殖民地卻紛紛獨立么?而且美國當年要不是環境特殊(地大物博),且有國外勢力作祟的話也未必就有多強的獨立欲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