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然。”李振綱也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下官來之前便已得郭帥吩咐,莫將軍所需何物,我們一概照準。錢、糧還是人?錢有濟寧、臨清府庫內的存銀,糧也有大批從前明宗室內取出的小麥、粟米。至于說人么,那就更多了,濟南、東昌、兗州三府百姓何止百萬,將軍要多少有多少。”
“嗯。”莫茗輕輕頜了頜首,然后說道:“既然如此,我便沒什么話說了。勞煩李縣令向郭帥說一聲,我第一需要大量的糧食,第二么便是壯男壯婦。除此之外,金銀一般不收,當然,郭帥若實在有困難,這拿銀錢來換也不是不可以……”
“莫將軍仁義。”李振綱贊嘆了句,說道:“那么就這樣說定了,郭帥用糧食與丁口向將軍支付購買銃炮所需的款項。嗯,郭帥素聞莫將軍麾下銃炮犀利,故想購置一些以壯聲色,計需自生鳥銃五百桿、大小火炮十門、鐵甲一百副、強弓兩百張、皮甲三百具、長刀五百把、長矛一千根。此外,還需購置一些炮子鉛藥、行囊裝具之類的瑣碎物件,萬望將軍準允。”
莫茗乍一聽李振綱報上來的數字與種類倒也吃了一驚,合著這郭升胃口不小啊,而且竟然對東岸人的武備了解得這么清楚,看起來真的是個有心人了。東岸人總共也沒在外面打過幾次仗,除了那次擊潰翟泰山部流賊外就是端了一些縉紳武裝了,沒想到就讓人將自己的底給摸了去。嗯,聽聞那翟泰山的族叔是青州劇寇翟五和尚——如今已經做了大順的地方官,消息應當就是從翟五和尚這里傳出去的。
郭升來山東這兩三個月間,收編了不少明軍,其數量大約為兩千人左右,此外還新征了數百名壯丁。這些人的裝備肯定是不行的,戰斗力自然也就那樣了,目前郭升是把這些人與他的不到一千舊部混編在一起,然后在山東境內四處平叛。他買這些武器,應當是為自己的老營準備的,武器到位后,估計會將目前老營的裝備再轉給這些新近收編、征募來的軍士,從而使得自己部隊的裝備水平與戰斗力上一個新臺階。
其實莫茗更眼饞的是郭升手下這些征戰多年的士卒,這些人少的也上陣過好幾次了,多的見仗上百次的都有,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戰斗力不說和清軍比,至少和吳三桂的軍隊是一個等級,可能還要更敢戰一些,剿滅起明軍及地方縉紳武裝來說毫無問題。若是能收編一些此類武裝,那么東岸人在此地的實力將大增。
因此,莫茗很快又不經意地提了一句,道:“李縣令回去但凡轉告郭帥及各位同僚,若事有不諧,大可率軍民前來登州。我別的不敢說,這福山、文登、寧海州左近還是能夠護得了諸位的安全的。屆時大家聯兵一處,同進共退,也能壯壯聲色不是?”
莫茗明白,郭升對李自成較為忠心,他和他的本部應該是不會前來登州了。史載他帶著濟寧、臨清兩地的庫銀和大量糧秣輜重前往陜西了,后來與李自成、李過、李來亨等人轉戰多地,歷時二十年,最后戰死在興山,可見其人之忠心。不過郭升在山東委任的近二十位防御使、府尹、同知、37位縣令等地方官吏,可不見得都會隨他經河南一路殺回陜西去;而且這些人多半參與了對那些縉紳地主們的追贓拷掠,并且把他們的田地分給了窮苦的百姓,算是在地方上結了死仇。
郭升的主力軍隊一去,這些人的下場不問可知,歷史上大多被殺,少數遁走不知所蹤。此時若能把他們收攏過來,便也是一分力量。這些人有的是農民軍出身,有的是投奔新朝的落魄文人,更有一些是地方豪強,他們手頭也多多少少掌握著一些武裝力量,少的數十人,多的數百人,不過這力量還是不能和那些地方實力派生員們相比。目前郭升的主力部隊還在,就已經隱隱有些鎮不住了,等到郭升率軍西撤追隨李自成去,等待這些人的便將是滅頂之災。
李振綱是農民軍出身,曾經跟隨郭升轉戰多省,如何能不知道大順委任的地方官吏們的悲慘下場!可以說,只要農民軍主力部隊前腳撤離,縉紳武裝后腳就會殺回來清算,而且手段血腥殘酷,絲毫不見讀書人悲天憫人的胸懷。如今順軍在山海關戰敗的消息剛剛傳到山東,而李自成登基后撤出北京的消息卻還沒多少人知道。當然這些人中不包括郭升、李振綱等人,目前郭升已經開始在收集庫銀、糧秣,并積極與李自成大隊聯系,隨時準備西撤進入河南。
因此,在莫茗開口說出了這番話后,他先是沉默了半晌,然后嘆了口氣,說道:“莫將軍真是仁義之人。既如此,我也不矯情了,很多人如今拖家帶口,若讓他們跟隨郭帥西撤,卻也有諸多不便。回去后我會立即修書至各州縣,讓他們便宜行事,若事態緊急,便立刻東撤到青州。若青州還不保險的話,便接著再撤到登州莫將軍這里,還萬望將軍照拂。”(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