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

      去年的時候他們就種過一回了,產量較低,每畝還不到400斤,比號稱土地貧瘠的新華堡都還不如,創下了國內紅薯玉米間作的單產新低。不過這個產量比起山東普遍種植的小麥和粟米產量絕對要高上了許多,讓很多在此地耕種的明朝流民大為驚奇。甚至于,在去年秋冬季節收獲后,還有一些明朝流民攜帶了一些紅薯和玉米種子不知所蹤,應該是逃跑回去自己耕種了。

      今年開辟的面積比去年要多上不少,因為東岸人如今手頭掌握的人力資源也很豐富。這些紅薯、玉米什么的早在上個月土溫剛剛上升的時候就被播種下去了,生長期差不多要4個月,也就是8月中下旬的時候就可以收獲。這些種子都經過了優選,再加上去年的生地經過一年時間的料理,如施加農家肥、草木灰、淤泥等等,地力如今也肥上了不少,今年的糧食產量應比較可觀。

      而到了8月份的時候,利尻島、黑水港、大泊附近的土豆差不多也可以收獲了,如果東岸人時間抓得夠緊的話,也許還能在煙臺附近再搶種一茬土豆,然后趕在11月底下雪的時候收獲一下,那樣整個要塞區內的糧食儲備就會充足上許多了。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那時候東岸人也許還能趁亂再多收容一些難民過來。

      由于田間耕作的人大多是被強行擄來的,因此干活的積極性肯定是不會太高的,但在營地內大量牛馬等牲畜的協助下,他們在上個月還是很快完成了田地的深耕,然后播種下一年的希望。這些人大多是以前的佃農,他們對于東岸人給他們分地的許諾很興奮,但也保持了一定的懷疑,畢竟空口白話誰都會說,沒見到之前誰也不會相信你。而且聽說這些夷人(雖然他們自稱宋人后裔)要帶著他們坐船漂洋過海到萬里之遙的另外一片地方,這如何使得啊!自家的祖墳、祠堂什么的可都在這呢,這一走這輩子還能有機會再回來嗎?

      有些不愿意漂洋過海的人開始陸陸續續逃跑,但更多的人選擇了留守。畢竟就算不為家人考慮也得想想跑出去吃什么,如今外面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自己又沒有余糧,跑出去沒多久不是被東岸夷人的騎兵追回來就是自己餓死在外面空曠的原野內,實在犯不著。但留在這里的話早晚會被東岸人用船裝走,然后去到某個不知名的外洋國度,這該如何是好呢?很多明人流民就這樣在現實與感情之間不斷糾結徘徊著,直到被東岸人裝上船送到后方為止。

      檢查完田地后,莫茗又跑到東城外的碼頭邊檢查了一下碼頭的建設。由于大量建筑垃圾(拆毀的城墻、房屋)的傾倒,目前東岸人已經在海灣內填出了好長一段棧橋。等到后面把棧橋地面使勁夯實后,再用磚石水泥好好修葺一番,差不多一條永固碼頭棧橋就形成了。

      除了棧橋外,還有相當多的流民在芝罘島上修建炮臺及陸防碉堡。雖然敵人從海上攻來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因此修個幾座炮臺、安放十來門大小火炮,差不多也就能將整個海灣覆蓋住了。除了芝罘島外,崆峒島上還將修建一個安放七八門大炮的炮臺及小型岸防要塞。這個島上有東岸人設立的一個流民臨時安置營地,此外還有一個硝土場和火藥配置作坊,戰略位置也比較重要,因此不能輕忽。這個炮臺修建完畢后,就將與芝罘島上的炮臺一起,牢牢封鎖住海上敵人來襲的方向,再加上東岸人駐泊在海灣內的艦隊,基本上可以做到將來犯敵人重創甚至殲滅。

      1644年6月5日,駐節濟南的大順山東節度使郭升正式確認了莫茗為大順寧海防御使,同時將李振綱調任大順登州府煙臺縣縣令。(未完待續。)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