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繼續剛才的議題。”王鐵錘興奮地說道,“現在有了蒸汽快船,那么事情就好辦多了。我們是不是可以順著夏季時的西南季風直接從新華堡向東航行,然后在澳大利亞北海岸或西海岸設立一個據點?這個據點將擁有最基礎的防御設施、足夠一萬人吃半年的糧食以及一個大型儲煤倉庫。對了,必須還要有修理船只的能力。做到這些以后,我們的船就可以在此稍作停留后,接著可以尋機沿著帝汶海向東,繞過新幾內亞島后經所羅門海再向北,直奔大明沿海海域。就是回程的時候還有些麻煩,如果燃煤不足——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那么就需要在大明沿海有一個據點,這個據點我選濟州島,你們覺得怎么樣?”
“濟州島不錯。”張嘯首先贊同,“就憑朝鮮王國那孱弱的戰斗力,我們的大船往那一開,再派少許陸軍登島,島上的朝鮮人就是甕中之鱉了。以后就以這個島為基地,以大明北方沿海處處漏風的境地以及當時政府事實上喪失了對地方控制力的情況,我們大搖大擺地上岸收集流民,或者干脆強行擄人,估計都沒人能給我們造成什么麻煩。”
“其實我們還有另一種方法。”張嘯想了想后又說道,“我們也可以在印度沿岸設一據點,據點建設一概如之前我們所說的,然后我們的船一路依靠風帆動力航行至錫蘭島附近海域,接著開啟蒸汽機,全速向東航行。以荷蘭人那些老式帆船不到我們一半的航速,恐怕是很難攔截上我們的。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耗煤量非常小,而且是成熟航線,順風順水,荷蘭人就算發現了我們的船只也只有干瞪眼,除非他們調集大量船只封鎖馬六甲海峽,不然休想阻止我們的蒸汽快船的穿行。我想了想,如果是以‘破浪’號為藍本建造船只的話,一條船一次起碼能運個五百人。造的船只數量越多,我們一次能夠運輸的人口數量越多。不過這樣也不是個辦法,荷蘭人老看你在他們眼鼻子底下鉆來鉆去,時間一長肯定會忍不住,到時候還是會調集大量主力艦只封鎖海峽。這條航線,看起來終究還是不如走南方帝汶海、所羅門海一線妥當,不過作為備用航線也是不錯。”
“走太平洋航線怎么樣?有沒有論證過?”史欽杰盯著面前的一幅手繪地圖看了半天,最后突然問道:“我的意思是從本土經須鯨港穿麥哲倫海峽,然后沿著智利海岸一直向北,接著再走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航線沿北太平洋赤道附近向西進入中國沿海。這條航線怎么樣?有沒有可行性?”
“沒有太大可行性。”王鐵錘只稍微瞄了一眼便說道:“事實上關于這條航線海軍部的一幫參謀們很早就論證過了,結論是不現實。首先是我們沒法在智利或秘魯的西班牙海港停靠補給,這里對西班牙人的重要性就和東印度群島對荷蘭人的重要性一樣,容不得別人半點染指。這里所有城市都是限制交易城市,不允許任何沒有特許證的外國或本國船只進港,所以走這一段將會沒有補給點,這相當不利。而且橫穿太平洋的時候我們可沒本事找準那些小島,你讓我們找塊大陸簡單,但在茫茫大洋中找個小島就要看運氣了,不可能每回都能找上。而只要有一次沒找準,那么麻煩就大了。所以,我只能說這條航線不現實,至少現在不現實,只能作為上面備用航線的備用航線,排在最后一個選擇。”
幾個人又紙上談兵般地商量了半天,最后將幾種方案都形成了文件,各自署名后便準備提交給海軍部參考,剩下的事情就不歸他們管了。
1641年10月14日,因為第二艦隊回歸而在此耽擱了一天的“破浪”號等四艘船只拔錨起航,離開了新華夏灣,朝本土駛去。與他們一同離去的,除了大量貨物以外,還有幾份由馬達加斯加開拓隊提交執委會的報告,其中就有最為至關重要的關于設立塔城礦務局的申請書。除此之外,還有幾封私信,史欽杰等人相信,這些私信絕對能為他們在此地的事業提供更大的助力。(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