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大煤田以外,在馬國南部和北部一些地區還有一些中小型煤田,由于這些煤田的煤炭儲量不夠大,很難吸引到外國資金,因此一般都是當地人自己在開采,供應的用戶也大都來自周邊地區。不過后世中國一些大型煤企看不上的煤田不代表穿越眾也看不上啊。東岸共和國現今才多大的工業規模,后世一個大家看不上的中小型煤田在此刻絕對可以撐死東岸人的胃口了。更別說這個煤田還恰好處于一個優良港口周邊,采掘出來的煤炭可以直接裝船運輸,成本極為低廉,比起目前工商部內有些人挖空心思想去南非內陸采煤要靠譜多了。
想到這里,徐剛也點了點頭,贊同地說道:“我也建議可以將這個地區拿下,國家工業發展蒸蒸日上,對優質煤炭的需求也與日俱升。再不解決煤炭尤其是優質動力煤的瓶頸,這還談什么發展,還談什么蒸汽時代!這樣吧,張工,你和我進去找一下史隊長,將情況和他說一說。這個事情還是得他拿主意,光靠我們兩個是不行的,最好還是以馬達加斯加開拓隊的名義向執委會反應,不然本土的那幫官僚們是不會重視的!”
“好,我們進去找史隊長談談。這件事對于擴大新華夏殖民地的勢力范圍和影響力很有好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也不而喻,我想史隊長會做出正確的判斷的。”張嘯也毫不猶豫地說道,說完,便和徐剛一起再度返回了史欽杰的辦公室。
幾個人隨即便在辦公室內閉門商討了起來,壽道士自覺地在門外站起了崗,阻止一切閑雜人等靠近。一個多小時后,張嘯面帶喜色地走了出來,一邊走一邊說道:“徐連長,那邊現在沒什么別的勢力了吧?嗯,就算有咱也要將他們通通剿滅!這個煤田對國家的意義極其重大,誰擋在面前我們就干掉誰!難得史隊長這次這么支持我們的工作,我看還是趁早把這事辦了吧。正好現在來接班的陸軍第3連的官兵們也在,兩個連合作一股,先去把那個地方占住了再說。”
“也好,我去和廖連長商量商量,應該問題不大。”徐剛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
1641年10月7日,在馬達加斯加開拓隊隊長史欽杰的支持下,陸軍第101連的連長徐剛帶著全連官兵,以及配屬給他指揮的半個第3連(6個排、126人),乘坐剛剛在新華修船所內做完簡單保養的“破浪”號多功能船朝南方行去。
由于海面上刮著東南風,“破浪”將風帆降了下來,船上的蒸汽機已經啟動,船舯部的扁平煙囪內冒出的滾滾黑煙在海風的吹拂下很快便消散于天空之中。整條船在尾明輪“嘩嘩”的劃水聲中以5節左右(順著洋流)的航速向南方航行著,反正船艙內還有將近190噸煤炭,張嘯也不在乎,燒就燒了唄,這船又不是沒有煤炭就不能航行了。
10月9日,“破浪”通過了圣瑪麗島與西方海岸線之間的狹窄海峽。在這里,他們遇到了兩艘三四百噸級的蓋倫帆船,這些船的桅桿上懸掛著五花八門的奇怪圖案的旗幟。在這里已經廝混了將近一年時間的徐剛告訴張嘯,這些都是聚集在圣瑪麗島上的歐洲海盜船。這些歐洲海盜船少的時候有五六艘,多的時候達到十來艘,聚集有數百人。
對于這些歐洲海盜的存在,新華港的東岸人抱著既不結交也不敵對的中立態度。畢竟這些歐洲海盜的主要目標是行經此地的荷蘭商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方在這件事上其實挺有共同語的。而事實上也是如此,這些歐洲海盜在島上開荒種地,很多人還娶了當地土著婦女為妻,他們對于新華夏地區的東岸人的“來自文明世界”的商品十分渴求,經常拿一些農產品或漁獲前來交換,有時候也會拿一些不好出手的贓物前來交換。
在史欽杰的指示下,東岸人每次交換時都沒有刻意壓低這些海盜們手中的贓物。對于他們拿來的農產品和漁獲,也都給予了公平的對價,因此很是贏得了這些海盜們的好感。再加上東岸人在此地強大的武力(180名火槍手、400多民兵、200多八旗監工),這些海盜也不敢起什么非分之想,因此雙方一時間倒也和平相處了起來。后來在東岸人修起了堅固的炮臺和城寨后,這些海盜便徹底地放棄了掠奪東岸人一把的企圖,轉而將新華堡作為一個補給和交易的場所。畢竟海盜也是人,也需要享受一些文明世界的商品,也需要過一過文明世界的生活,不然就他們這么拼死拼活地搶劫以至于身上背了幾個國家的通緝令,這又是圖啥呢?(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