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手頭的正規作戰力量只有陸軍101連8個排,計有步槍手128人,連部(包括連級軍官、司務長、傳令兵、軍醫等)人員8人,總共才136人。哦,前陣子還死亡了2名士兵,現在只有134人了。”史欽杰拿出了一張紙,然后在上面寫寫畫畫道,“再加上54名八旗監工和610名健康的奴隸,對了,你又運來了600名奴隸和50名監工,那么人手就更充足了。”
“奴隸不要考慮進去,他們不是太可靠。即使忠誠心夠了,戰斗力也很可疑,上了戰場只會給我們添亂。”李毅說道,“就是現有的104名八旗監工也不要考慮進去,他們的任務是看好那1200多名奴隸,讓他們保質保量地干完活,別的不做要求。憑現有的100多陸軍士兵,我的船隊里也能湊出一百多水手、炮手,這都是上過戰陣的,戰斗經驗豐富,對付起那些土著來應該不在話下。”
“嗯,軍事戰爭你在行,我全部授權給你。打不打我做決定,怎么打你做決定,畢竟你是專業人士。”史欽杰很痛快地說道,“這樣吧,這兩天先讓弟兄們好好休息休息,然后再等待一個好天氣便出發。10月、11月的降雨還沒那么多,等幾個晴天并不難。這該死的雨天可沒法發揮我軍火器的威力,難道要小伙子們穿上盔甲、拿上刀劍去和那幫野蠻人作戰嗎?好了,就這樣吧,先休息休息,長途航行了這么久也累了。”
接下來的兩天內,新華堡內便進入了這么一種緊張而有序的氛圍。一方面奴隸們被集中起來冒雨修建城墻和水泥窯,監工們則拿穿著胸甲,拿著長矛弓箭警惕地觀察著工地周圍的樹叢,防止突然有野蠻人竄出來暴起襲擊。另一方面,陸軍101連的士兵們也接到了上級久違的動員令。長久待在濕熱地區的他們幾乎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都快生銹了,此番接到可能要去討伐野蠻人巢穴的動員令后,一個個卻沒有太多緊張,相反都很平靜,甚至在平靜中還隱隱帶著一絲興奮。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啊!
11月2日,陽光普照。下了好幾天的雨終于在昨天夜里停了,一大早久違的陽光就將其熾熱的光輝灑在新華夏灣內的每一個角落。被雨水洗滌過的天地之間一片清新,野草、花朵、大樹青翠欲滴,似乎就連空氣都比平時好聞了許多。
第101連6個步兵排96人(2個排留守城內)在城墻外的空地上整齊地列開了陣勢,一水的土黃色咔嘰布軍服、高筒牛皮軍靴、白色帆布武裝帶、黑檐大蓋帽的他們看得那些上工的奴隸們腿肚子直打顫,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這些大兵們要對他們動手呢。
馬達加斯加開拓隊隊長史欽杰在海軍中尉李毅、101連副連長壽道士、海軍上士凱爾的簇擁下站到了隊伍正前方。看著這支軍容整齊的部隊,意氣風發的史欽杰正想說點什么,卻猛然聽到一聲炮響。
憋足了氣正準備訓話的他差點嚇了一個趔趄,正準備回頭質問哪里在開炮時卻猛然聽到一個令他感到震驚的聲音:“敵襲!野蠻人!在海上!”
“呼”的一聲,海軍中尉李毅率先沖到了碼頭邊,只見新華夏灣內北方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獨木舟正以飛快的速度朝海岸邊沖了過來。這些獨木舟每艘能坐30-50人,船舷外側掛著浮材,看風格就像是印度尼西亞那邊的獨木舟。李毅大致數了數,光在他視野范圍內的就不下十艘,后面只怕還有更多。
這些駕駛著獨木舟的野蠻人在看到停泊在森林后面港灣內的幾艘大船后,也是大吃一驚。不過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沒有后退的余地了。因此他們干脆將部隊分成兩撥,較小的一撥朝幾艘大船而去,試圖奪船;而絕大部分力量則朝岸上撲來。無論是哪一撥,都死命加快了劃船的速度,拼了老命朝各自目標沖去。
壽道士已經將陸軍101連的所有士兵都集合了起來,這些經驗豐富的士兵們列隊前進到碼頭后方的椰林后約一百米處,正好處于碼頭與新華堡城區的中間地帶。軍官開始下令檢查武器、裝藥、裝彈,裝完彈的士兵則屏氣凝神地看著前方。早晨的氣溫只有25度左右,不過凝重沉悶的氣氛還是讓很多士兵們額頭上沁出了汗珠。
海面上的戰斗先于岸上爆發。幾艘船上留守的軍官們一面組織水手拔錨、升帆,一面組織炮手用葡萄彈、爆炸彈朝前方海面上正密密麻麻涌過來的獨木舟船隊開火,意圖先大量殺傷他們的人員。而在船甲板上,大群水手也都換上了明亮的鋼制胸甲,腰間掛著一把軍刀,手上舉著一桿裝好彈的火槍,隨時準備在軍官的命令下進行排槍齊射。
由于東岸艦隊大船的甲板太高,而那些獨木舟又太過于矮小,因此葡萄彈的殺傷效果很差,特別是在這些野蠻人已經成功地拉近了距離的情況下。因此,在射擊了一陣后,軍官們干脆下令全部換裝爆炸彈。這種炮彈雖然不是很可靠,不過射擊多了后總有幾發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獨木舟上空爆炸,給那些野蠻人造成終生也難以忘記的噩夢般的傷亡。
李毅在碼頭上狠狠地看了一眼海上的敵人后,又飛快朝城內跑去。因為他再不跑,海上的那些野蠻人就要登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