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晨曦、錢浩等人陪著特地前來視察的政務院總理馬甲站在松木鋪就的工作臺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旁邊一名工人操作著一臺大型水力紡紗機。腳下就是轟鳴不息的平安河,奔騰的水流擊打著安裝在水下的巨大的葉輪,發出巨大的聲響,所產生的推動力經連桿傳動至上部設備后,帶動機器開始紡紗。數量眾多的紗錠確保每臺紡紗機可以同時紡數十根棉線,紡紗的速率還經過齒輪調節,保持在一個相對合適的速度上。
徐文選小心謹慎地陪在這么一群“部堂、州郡高官”身后參觀視察,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來織造廠了,但眼前這種神奇而又效率奇高的機器仍然令他看得如癡如醉。作為一個已經在平安堡生活了一年之久的“老移民”,徐文選已經見識了不少諸如碼頭上輕松省力的滑輪組吊桿之類的這個國家的奇奇怪怪的事物。
眼前這座擁有30個紗錠的大型機器一次能紡30根棉線,是人手工效率的幾十倍,而且質量很還穩定。只要設備不出故障、河里的水流不停,那么紡紗機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這種效率,不單是泰西諸國,就是大明那些熟練匠戶也是拍馬都趕不上啊。徐文選猶記得前幾天帶那幫新移民中的匠戶們參觀織造廠車間的時候,那一幫匠戶們臉上呆滯的表情。
嗯,這就是那啥……對,機器工業的力量啊,徐文選暗自感嘆。
“整個織造廠預計要雇傭多少工人?人手足不足?”馬甲看了一圈已經正式投入生產的40臺機器,感到有些滿意,說道:“這就是我們明年指望用來下金蛋的母雞啊,也是我們工業化起步的第一戰,容不得任何失敗啊。”
“目前工廠已招募員工約150人,都已經經過培訓,并有一定的實際生產經驗。”陶晨曦說道,“預計最終投產時,整個平安機器織造廠將會擁有包括生產工、維修工、質檢工、管理者之類的員工總計約400人左右。工人大多數都是就近在本地招募,少部分需要外聘。此外,這次移民中明朝織戶大約還有上百人,這些都是優秀的員工儲備,人員在我看來不是什么大問題。”
“400人的工廠啊,目前也就僅次于海軍造船廠、大魚河兵工廠和建筑材料廠了,是咱們手頭規模第四大的工廠啊。更別說今后還要擴大生產規模,到時候直追海軍造船廠,榮登咱們東岸共和國第一大廠的寶座也是指日可待啊。”馬甲笑著說了兩句。
“平安機器織造廠設計生產規模是年產棉布九萬匹。”陶晨曦侃侃而談,“看現在這趨勢,我有信心在1635年、即投產的第一年就達到七萬匹以上的規模,第二年開始產能釋放到九萬匹,甚至開始沖擊十萬匹的產能。請中央放心,只要銷路打開了,我們平安機器織造廠就算加班加點也要把產品第一時間生產出來。”
“行!我就喜歡聽這樣的話。”馬甲哈哈一笑,說道:“執委會、政務院眼下都眼巴巴看著你們呢。就等著你們的棉布銷售出去然后撈點錢回來補貼家用,如今的國庫真的是可以跑馬啊,空曠得令人心里瘆得慌。”
“別,這么大的重擔壓倒我身上可承受不起。”陶晨曦也笑道,“就算一年賣給法國人十萬匹棉布,這利潤也才不到十萬元,完全填不滿如今國家財政的窟窿嘛。誰要你們花錢大手大腳的,你看看平安堡外面,在大明一個瘦骨嶙峋、朝不保夕的流民,被葡萄牙人這么一轉手倒騰,賣到我們這就是差不多400塊。按照老錢的話說就是‘夠戰列艦全部66門火炮打十幾輪齊射了’,我也要說,夠我們賣幾百匹棉布了,奶奶的,真是金貴。我們一年拼死拼活折騰點錢全砸里面去了。”
“嘿嘿。”錢浩尷尬地笑道,“我也就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