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問得直接,李光地直打哆嗦。
“此……此乃天子家事,臣子等何敢肆置啄?”
康熙搖頭。
“可前朝士子都說,天子無私……”
李光地已是一身的汗,用衣袖蹭了蹭額頭,趕緊順著這個話頭應對下去。
“我大清持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子家事,已與天下之公合一,臣子只居廟堂,豈能專擅,而代天下立?是故這儲位一事,只能是圣心獨裁。”
康熙冷聲嘿笑,還真不能跟李光地這理學大師談事理,怎么他都能說圓了。
“就是你們漢人事多!這太子之事,也是按你們漢人之制而設!到得如今,再用回那八王議立之制也不可能,此事到底該有個什么章程!?”
康熙差點就咆哮出聲,話到舌尖,終究還是咬住了。
見康熙滿臉漲紅,李光地心中戰栗,怕著皇帝再說出什么他不堪受之,趕緊丟出了一句話。
“皇上圣心高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話應該是想透了的。”
康熙一怔,氣息漸漸平復了,有些頹然地坐回了龍椅。
李光地這話他明白,那就是再度用上第一次廢太子后的章程:不立太子,看看那些阿哥們到底怎么個跳騰吧。雖然沒有根解他的難題,卻也算是一個可行之策。
出了宏德殿,行到南書房時,李光地才抖開了一身的衣衫,這汗出得通透……
“李相!”
正恍惚間,卻見有人在前行禮招呼,定睛一看,是張廷玉。
“哦,衡臣啊,還在南書房忙著?”
李光地淡然應著。
“剛把起居注修好,準備去昭仁殿侯著給皇上講書。”
張廷玉不等李光地問就說出了前后行止,李光地暗嘆,這張廷玉,心性跟自己真是像,這話是在試探皇上現在的心氣如何。
“不必去了,今天皇上……”
李光地朝北看去。
“恐怕沒有聽書的心思。”
弘德殿,康熙丟下奏折,煩躁地在殿里轉了一圈,將小太監招呼了過來。
“擺駕儲秀宮!”
小太監應著嗻,一溜小跑出了殿去安排御駕,就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如鏡水面,無數人頓時動了起來。
李光地這個漢臣遮遮掩掩,只消掉了康熙的半團郁氣,剩下那一半,就只能靠儲秀宮那些江南漢女來消解了。
“嗯,石氏那小腳倒是別有風姿……”
跨上御輦,康熙心中轉著這樣的念頭。
山坡上,關二姐……不,關蒄的嬌小身影伴著她清麗笑聲一同飄飛著,天上還飛著一個風箏,那是李肆前幾日隨手做的。看著她那如小鹿般躍動的身姿,李肆感嘆不已,這才是純粹而自然的美麗。
“四哥兒!四哥兒!成了成了!”
某人的粗曠呼喊破壞了這絕美的畫卷,李肆沒好氣地轉頭望去,正見到鄔亞羅鄔炭頭奔了過來。
“真的成了!”
李肆這才反應過來,他交代給鄔亞羅的那事,居然已經有了結果!?
礦場里,急急趕來的李肆也顧不得一身是汗,徑直擠到眾人圍著的一座淺窯前,這座小小淺窯是新搭起來的,同樣用上了蓄熱室,虛虛打開的窯門里,是一個由新磚搭起來的小池子,池子里正翻騰著熾白的液體,那是鐵水……不……鋼水……
“老天爺!這顏色可真沒見過,難道是……鋼!?”
關鳳生失聲叫著,真搞出了鋼!?
“不好!塌了!”
眾人正要歡呼,卻見那池子邊緣正一塊塊黑化剝落,跟鋼水混在了一起,唉聲頓時四起。
這是酸性耐火磚,當然沒辦法煉鋼,可李肆卻一點也沒失望,他可不是要煉鋼,而是……
“四哥兒,你這弄來是做什么啊?”
關鳳生郁悶地問。
李肆滿心歡暢:“我這是在造裝黃金的盤子。”
眾人都呆住了,黃金?
李肆看向關鳳生:“關叔,你相不相信,我能變出黃金?”
夏日的黃昏,在加上爐窯的高溫,關鳳生只覺一身濕漉漉的,像是腦子也融了,迷糊糊宛如升天。
并非筆者刻意丑化康熙,這麻子本就喜好這一口。他幾次南巡,從江南帶回了不少漢女,這些漢女都只被封為庶妃,生下過不少兒女,其中的石氏為他生下了皇二十三子胤祁。意大利籍傳教士馬國賢曾任康熙的宮廷畫師,他在回憶錄中寫到,康熙閑時就喜歡逗弄那些裹腳的漢女妃子,比如用蛇蟲蛤蟆什么的嚇她們,看著她們驚慌而逃的搖曳身姿哈哈大笑。蘇州織造李煦幫康熙物色并進獻江南女子的事,也由他給康熙的秘折所證實。康熙五十年后,宮中只有五位妃嬪為皇帝生下子女五人,其中漢女四人,生子女四人,都高占八成,這時候康麻子是一心撲在了漢女身上。
(第一卷終)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