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神內訣》,語玄玄,里面里略涉道門名詞,也多引用邱讀過的經史典籍。
好在,邱早就借神力光芒記住了里面的文字,繼承了書生肉身之后,本來的記憶都能盡數調動。
掠過修飾的文藻,他很快就在抓住了其中關鍵,手指順著字句,在書頁上劃動——
存神,存的是身中之神。人之五臟百節都有神駐,臥三萬六千竅,十為一體,日日存之,時時相續,念念不忘,本心不動。
盯著這句話,邱默默思索,很快了解了大概意思。
“身中之神,不是神祇,而是心神,人有四肢百骸,意念一動就能掌控,就是心神直達身體各處。這存神之法,就是讓這些念頭、心神具體起來,把掌控全身的念頭,想象成一尊尊遍布身軀各處的‘神’,然后……”
他的目光落到了后面幾句——
冥想我神,神內蘊光,照映全身,意念運轉,聚于天靈。
“想象著,將散在全身的‘神’都搬運到頭頂天靈。心神無形,要先存想成神,然后想象這些‘神’向上移動,匯聚在頭頂。每一步都堪稱虛幻,超出想象,如果不是來到這個世界,我又真真切切成了一方地祇,恐怕根本不會相信。”
這樣想著,他抬手翻了一頁,目光落到了最后幾列文字上,卻是一些口訣,需要修者在存神冥想的時候在心中默念。
“這段文字是要將存神和冥想的過程規范起來,所謂口訣,就如商君法,似孫武令,令行禁止,制約心神念頭,防止思緒紛飛。”
就像煉氣士須節制體內氣元一般,這修心修性,也有法門、法度,不是混亂存想的,不然很容易意念散亂,輕者失憶,重者傷魂。
“這制約之法,無論性命修行,都必不可少,釋家謂之法|輪,道家謂之周天,儒家謂之行庭。”
反復將《臥神內訣》看了幾遍,邱漸漸有了思路。
“道理法門說起來玄妙,但關鍵還要落到實際,不妨現在就試上一試。第一步是除卻雜念……”
想到就做,他盤膝做好,固握兩手,放于兩膝,念頭一轉,就驅除了書生分身的心中雜念。
普通修者想要做到這一步著實不易,往往要有不少動作,反復嘗試才能入靜,那城隍還給了一團煙氣,為的就是幫助邱靜心定神,但邱的本尊乃是神祇,將心神念頭抽離分身易如反掌,是以一步到位。
入靜之后,就是存想身中神。
邱心念變化,先冥想五大神。
五大神,出自《真誥》,城隍贈書中書有:“五大神者,謂兩手、兩足、頭是也。”
這《臥神內訣》想的就是身中神,五大神為總綱,要想象頭上籠青氣,雙手生赤氣,雙足踩白氣。
這一步對常人來說也不算難,但人心有限,想四肢與頭的五大神還勉強可以,可數目再增加,就難免顧此失彼了,而《臥神內訣》卻是要渾身上下,存想三千六百神!
這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想要達成,只有神思冥冥,半點雜念都沒有,又將存神冥想練成本能、再日日存想、時時記掛,花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做到。
如果邱只是普通書生,想將《臥神內訣》練出個結果,今后就別想有時間讀書科舉了。
好在,對于邱來說,這個問題并不存在,他心中存想著,旁邊桌上的畫卷內就有白光散發出來,籠罩全身,似水幕般灑落。
下一刻,他渾身上下,血肉筋骨之下,星星點點的光芒顯露出來,宛如一顆顆星辰。
很快,隨著默念口訣,那意念牽引,一點一點的光芒緩緩移動,沿著身軀表面,迅速聚集到了邱的頭顱,凝聚在頭頂。
頭頂天靈之下,光芒越發濃郁。
漸漸的,接近了一個臨界點。
恍惚!
邱的本尊和分身,同時恍惚了一下,籠罩身軀的白光搖曳了一下,跟著便見一團光芒從天靈出一躍而出!
光團先是明亮,隨即黯淡,最終不見。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