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會中只以為自己心知必死,所以專門找他來,來交待后事了。
士為知己者死!
在付會中眼里,方不為這種如專諸聶政之流的雄杰,竟將身后委托予他,對他來說,便是莫大的榮譽,所以才會感動的一塌糊涂。
方不這也有些感動。
沒想到自己半真半假的一番話,讓付會中對自己崇拜到了這種程度。
但若是能重來一次,他還是會這樣做。
之所以用這樣的手段對付付會中,也不單單是不想拖付會中下水這一個原因。
所有相關的證人,都是他帶著付會中一起抓回來的,所以方不為必須要防備付會中會不會出妖蛾子。
方不為倒不是怕他會和刺客有什么瓜葛,而是擔心付會中萬一察覺到什么,會向馬春風官密報。
沒有完全驗證心中的猜想之前,方不為不敢讓委員長過早知情。
另外一個原因,方不為不想讓林顧問這種人知道蘇州站及付會中的底細。
不論是淪陷前,還是淪陷后,上海一直是在華諜報機構的必爭之地,拱衛上海的華東各站的重要性也會日趨升,日本人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調查和滲透,多一個人知道,就會多一份風險。
當然,最主要的,方不為是想讓付會中為自己背書。
他不想太早得罪委員長和馬春風。
少將可以不當,但事情不能不干。
現階段,抗戰的主力還是國軍,離開了國軍,方不為也只能跑山里去打游擊了。
而往后的八年,也正是馬春風和軍統一騎絕塵,如日中天的時候,這股東風不能不借。
能留余地,還是盡量留一些余地的好。
今晚之后,不論結果如何,付會中醒來后,絕對會把自己方不為對他說過的這些話,一字不差的告訴馬春風。
馬春風知道了,委員長也就知道了。
兩人肯定都會想,原來方不為之前竟然是這樣打算的?
能不能這兩個感動到如付會種這種模樣,方不為還不好說,但他至少能肯定,聽到付會中的這番話之后,可以讓這兩位對自己不留芥蒂。
告訴付會中這些話,就是想讓委員長和馬春風知道,方不為有舍生取儀,為國赴死的決心,不管對手是誰,他都不會怕。
這種態度,必須在事前就要表達出來。
不能提前讓委員長和馬春風知悉內情,但又必須讓他們知道,行動之前,方不為就有了這樣的決心。
所以只能用這種方法了。
除此之外,方不為這么做,也是想在付會中這里留一招后手,以防萬一。
方不為也不敢保證,事情就能順順利利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往前進展。
因為他不敢完全相信宋子聞派來的人。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其它的全是狗屁。
什么信任,什么看重,全都一文不值。
方不為想的最終目的,是想利用宋家的人查到真兇,而這伙人的底細,方不為也隱隱約約的猜到了幾分。
一旦事情如自己猜想的那般,就絕對不能讓林顧問這些人知道對手是誰,哪怕硬栽,也要栽到本人的頭上。
至于如何收尾,就和方不為沒關系了,那是委員長的事情。
但既要想辦法追到這些人,甚至是抓住這些人,還不能讓林顧問這些人知道的太多,這中間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萬一漏了消息,絕對是兩敗俱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