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不為足足嘗了十幾碗才做罷。
他得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毒不在酒里。
方不為冷哼一聲,看著酒樓的老板問道:“酒壺在哪?”
“在……在隔壁!”管事結結巴巴的回道。
方不為站了起來,走進了旁邊的庫房。
這是放的是盤碟盆碗之類的餐具,酒壺酒杯被擺在兩張大方桌上,擺的滿滿當當。
大部分都是白瓷酒壺,銀酒壺銀酒杯只有六副。
說是銀壺,只是看起來是銀色的而已,基實是錫制的。
而花院的上席,用的全都是這一種。
看到這六副錫制的酒具,方不為就大概猜出怎以回事了。
方不為拿起一只錫壺,打開看了看,還聞了聞,但并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他又讓一個警察提了一壇酒,倒進了壺里,直接提起酒壺,咬著壺嘴喝了一大口。
入嘴辛涼!
這特么不是毒酒是什么?
原來毒不在酒里,而是被下在酒壺里。
方不為將所有的錫壺全部試了一遍,六支錫壺,全部都有毒。
但白瓷壺里卻沒有。
確定只有錫壺里有毒之后,方不為才松了一口氣。
這才對嗎!
現在又不是后世,各種見血就能封喉的毒藥也不是滿大街都是。
植物蛋白毒素最大的特點是接近無味,混在酒菜里,普通人根本嘗不出來。
而且發作慢,且無藥可醫,比氰化物相比,更能殺人于無形,絕對是殺人越貨的極品。
但不易提煉也是這種毒藥最大的缺點。
刺客手里真要是有一次性能毒死幾百號人的蓖麻毒素,豈不是想殺誰就殺誰?
方不為就要掂量一二了。
但既便如此,這種毒藥也不是普通人能夠得到的。
方不為的第一懷疑對像自然是日本人。
他想不出,除了日本人之外,誰還能用這種毒藥,來刺殺建豐同志?
但也僅限于懷疑。
他不記得日本是不是現在就掌握了蓖麻毒素的提純屬技術,但至少知道,截止目前,蓖麻毒素類的值物蛋白毒素,提純技術最好的應該是美國,其次是蘇聯。
而世界上第一個計劃將蓖麻毒素應用于戰爭的,就是美國。
二戰前,美國就好像生產了數千噸的蓖麻毒素粗品,原本是準備用來打生化戰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和德國打到最激烈的時候,也沒見美國拿出來用過。
二戰后,直接公開銷毀了。
美國……美國?
像是打開了魔鬼的潘多拉盒子,方不為腦子里突然閃出一個念頭:這次的毒藥,會不會來自美國?
那刺客呢,又是誰派的?
想到這里,方不為的心猛的一跳,又用力的搖了搖腦袋,抒這個念頭甩到了九宵云外。
腦子被驢踢了,胡思亂想什么呢?
這樣的事情也是能亂猜的?
會死人的,而且一死就是一大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