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往前一指,楊子期抱了抱拳,跪在了供臺之前。
包括龍頭在內,所有人全坐在供臺兩側,側對供臺,所以新人跪的是先賢和列祖,而不是龍頭和各位大爺。
洪門和青幫有很大的不同。
青幫入門,先要拜師,入門弟子全有輩份,晚輩弟子要叫輩份高的前輩師叔,師伯,更或是師祖。
但洪門不一樣,入門之后,皆循劉關張,梁山及瓦崗寨,弟子之間全以兄弟相稱,無輩份大小。
只以排行來區分地位的高下。
在洪門建立之初便有明義龍頭不大,嘍啰不小。
意思是只要入了洪門,不論職級,所有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所以既便是新入門弟子,也不跪拜山主,只跪先賢。
剩下的三十多人都是類似的程序,光是入堂門,就耗去了近兩個小時。
等三十多人全入了門,跪到了供臺之下,坐堂才喝問道“諸位欲拜哪座山?”
洪門內每座堂口,都有專屬的山名,堂名,水名,香名,坐堂問的便是這些。
除此之外,堂內還有內外口號,正堂詩等等,繁復無比。
方不為有印像,國父入了洪門致公堂之后,也欲仿照司徒老先生一般,另開山門,另僻堂口。
他當時創立的山頭名為“大陸山”,堂名“興中堂”,燒的是“革命香”。
但他名望夠了,威信卻不足,響應者寥寥無幾,最終山門還是沒有立起來。
比較有名的天地會的陳近南,立的是“精忠山”,堂名“紅花堂”,燒的是仁義香。
還有鄭成功,在臺彎立的是“金臺山,”堂名“遠明堂”,意為遠處的大明義士。
另外還有黑旗軍的劉永福,山名錦華山,堂名仁義堂,燒的是萬福香。
坐堂話音剛落,三十多號人齊聲應道“成仁山!”
意為殺身成仁,出自《衛靈公》!
海外洪門有五山,分別為仁義禮智信,按照海外洪門間不成文的規定,各階層拜的山頭是不一樣的。
仁、義二山,多為工商政士之流的上流人物,禮智信三山,則為販夫走卒,腳夫苦力。
致公堂拜的是忠義山,和安良堂同屬仁、義二山,堂中成員多為商政之流,所以在抗戰期間才會籌到巨額軍費,后來兩堂合并,組建黨派執政,皆是因為在民國期間,這兩堂就是海外勢力最大,影響力最為深厚的華僑組織。
“入的哪座堂?”坐堂又問道。
“安良堂!”
意為除暴安良之意。
“趟的什么水?”
“四海之水!”
意思是安良堂在海外,二則取自四海之內皆兄弟之意。
“燒的什么香?”
“結義香!”
“內令?”
“義結桃園!”
“外令?”
“英雄克敵!”
“何以正名?”
“成仁山上一把香,安良威名四海揚,天下英雄齊結義,九洲華夏定家邦!”
這便是安良堂的正堂詩,內含山名,堂名,水名,香名。
諜海獵影p
p諜海獵影57635dexhtlp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