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樓的火鍋?”阿蘅婆婆再次震驚了,她久病不出,卻也聽過醉仙樓火鍋的大名,“那……那竟是葉先生的手筆?”
葉修謙虛地擺擺手:“些許小道,不足掛齒。”
他話鋒一轉,看著阿蘅婆婆,眼中帶著笑意。
“不過,既然婆婆也深諳廚藝,那就更好了。”
“藥補不如食補,我正好知道幾道藥膳,既美味,又特別適合調理婆婆如今‘甲減’之癥,能溫陽益氣。”
“待我寫下來,日后就讓我的‘徒兒’做給你吃,豈不兩全其美?”
說完。
葉修也不等二人反應,興致勃勃地擼起袖子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揚聲喊道。
“徒孫楊彪!”
“快來廚房給師祖我打下手!”
華天年一聽,也顧不上矜持了,連忙對阿蘅說了句“阿蘅你好好休息”,便也急匆匆地跟著葉修跑了出去。
那模樣,活像個生怕錯過好東西的老小孩。
內間頓時安靜下來,只剩下阿蘅婆婆一人。
她望著消失的兩人,聽著外面傳來葉修指揮楊彪和華天年的聲音,一直強忍著的淚水,終于悄無聲息地滑落下來。
她偷偷抬起枯瘦的手,抹了一把眼角。
……
不過一炷香多點的時間,幾道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便已出鍋。
一碗熱氣騰騰的附子羊肉湯。
一碟清炒山藥木耳。
一盅精心蒸制的參芪燉乳鴿。
還有幾樣清淡爽口的小菜,被一一端進了阿蘅婆婆休憩的內間。
菜肴上桌。
香氣彌漫開來。
原本因久病而食欲不振的阿蘅婆婆,鼻翼微微翕動,昏黃的眼睛里竟難得地泛起了一絲光彩。
她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對食物產生過如此的期待了。
華天年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小碗羊肉湯,吹溫了,遞到阿蘅唇邊:“阿蘅,快嘗嘗,這是師尊親手調配的藥膳,趁熱吃一點。”
阿蘅婆婆猶豫了一下,終究抵不過那誘人的香氣和腹中隱隱的饑餓感。
于是乎。
就著華天年的手,輕輕啜了一口。
溫熱的湯汁順著喉嚨滑下,帶著羊肉特有的鮮甜和藥材的醇厚,竟沒有絲毫苦澀之感。
她忍不住又喝了一口,然后是第三口……
“慢點,慢點,別噎著。”
華天年看著她主動進食的模樣,激動得眼圈都紅了,拿著勺子的手都有些發抖。
天知道,他為了能讓阿蘅多吃一口飯,費了多少心思,如今見到她胃口大開,簡直比他自己病愈還要高興百倍!
阿蘅婆婆一連喝了小半碗湯,又試著夾了一筷子山藥。
山藥軟糯清甜,入口即化。
她細細咀嚼著,臉上震驚之色越來越濃。
她年輕時也是操持家務的好手,自問廚藝不俗,可眼下這幾道菜,味道之鮮美,火候之精準,搭配之巧妙,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她忍不住抬起頭,看向正含笑望著她的葉修,驚嘆道。
“葉……葉先生,這真是您做的?”
“老身活了這么大歲數,從未吃過如此……”
“菜肴,這味道,便是宮里的御廚,恐怕也未必能及啊!”
葉修聞,淡然一笑,用布巾擦了擦手,走到桌邊,指了指菜肴道。
“婆婆過獎了,其實菜肴能如此美味,歸根結底,倒不全是我的手藝有多高超。”
“關鍵在于這輔料上。”
“婆婆,你們平日吃的鹽,是否苦澀粗糲?用的糖,是否色澤渾濁,甜中帶酸?”
阿蘅點了點頭。
這年頭的鹽和糖,確實如此,乃是常情。
哪怕是御用的鹽和糖,都會有一點兒味。
葉修繼續道。
“這便是了,雜質過多的鹽和糖,長期食用,不僅影響菜肴本味,更會加重身體負擔。”
“尤其是對婆婆您這般需要精細調養的身子,可謂雪上加霜。”
他看向華天年,吩咐道。
“老華,回頭你去我府上一趟,我那兒有自己提純過的精鹽和細糖,你拿些過來。”
“日后給婆婆烹飪藥膳或日常飲食,就用那些。”
“自己……提純過的精鹽和細糖?”阿蘅婆婆聽得人都懵了。
這位年輕的王爺太厲害了吧!?
會治病,會做菜,竟然……連鹽和糖都會弄?
而且聽這意思,弄出來的比市面上最好的還要好?
她心中百感交集,喃喃道:“天年啊天年,你這哪里是拜了個師尊,你分明是撿到了個天大的寶貝啊……”
華天年聞,重重地點了點頭,看著葉修的眼神,充滿了崇敬。
若不是遇到了師尊,他許多無法解開的疑難雜癥,恐怕這輩子到死,都未必能解開。
……
夜色漸深。
葉修婉拒了華天年留宿的邀請,起身告辭。
華天年攙扶著阿蘅婆婆,一直將他送到了藥廬的門口。
月光下,葉修的身影漸行漸遠。
華天年扶著門框,望著那消失在巷弄盡頭的背影,對身邊的阿蘅輕聲道。
“阿蘅,你信嗎?”
“我覺得,咱們這日子,或許真的要有盼頭了。”
阿蘅婆婆沒有回答,只是將身上華天年給她披上的外衣攏緊了些,蒼白的臉上,久違地浮現出一抹淡淡紅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