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等雨來了再收,損失的可能就不止一成了。”
權馨語氣堅定,目光掃過眾人。
“古書有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我們寧可錯收,也不可錯失。
凌叔,大隊長,你們種了一輩子地,也常說‘搶收如搶糧’,此刻更應當機立斷。”
因為權馨知道上一世的這場災難,所以就想著能幫助大家擺脫這場災難。
屋內一時靜默,唯有微風穿窗而過。
“權知青,你既然把這事兒提出來了,那咱們可不能不當回事兒。
這樣,今晚就召集村里的人開個會,把收割玉米的事情提前安排下去,讓大家心里都有個底。”
趙隊長也跟著應和:“對,得麻溜兒地通知下去,讓各家各戶都把收割工具備齊了,到時候一股腦兒把玉米收回來。
還有,通知一下公社給其他幾個大隊也提個醒,還是提前搶收吧。
別到時候啥也得不到。”
胡會計在一旁搭話:“那我去跟婦女們說一聲,讓她們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給大家把水和飯菜都備齊了。”
凌富強點了點頭,“行,那就這么安排。
咱們一定要齊心協力,爭取在大雨來臨之前把玉米都收回家。”
聽權知青的準沒錯。
農民一年到頭就靠地里的糧食過活了。
這要是糧食泡了水,那就是全年的希望都毀了。
夜幕剛落,大隊部門前已聚滿了人。
趙隊長站在人群前頭,又把天氣那些個異樣情況一個一個地給大家解釋了一番,眾人聽著,臉上那神色啊,啥樣的都有。
這要是真來了大雨,那他們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可提前收割,又怕折了產量,大家心里都犯嘀咕。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開口:“隊長,這提前收,產量要是真降了,咱這一年可咋整啊?”
對于下不下雨這件事情,誰也不敢打包票。
但萬一不下呢?
又萬一下了呢?
趙隊長望向說話的村民,神情嚴肅又帶著幾分安撫:“咱都知道這提前收糧食有風險,可權知青分析得在理啊。
古話說得好,未雨綢繆,天氣的事情,誰都說不好。
要是遭遇連續幾天的強降雨導致萬余畝玉米面臨絕收風險,玉米泡在地里,損失可能遠超一成兩成,甚至辛苦一年的成果可能真的會付諸東流。”
這時,村里的老把式李大爺也站了出來。
他拄著拐杖,聲音洪亮:“我在這黃土地里摸爬滾打一輩子了,權知青說的‘搶收如搶糧’,那可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理兒。
雖說提前收產量可能降點,但總比啥都收不上來強啊。
咱農民一年就盼著這點收成,可不能冒這個險。”
人群中有人點頭表示認同,也有人還是猶豫不決。
權馨看在眼里,走上前說道:“各位鄉親,我理解大家的顧慮。
可這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咱們現在提前做準備,正是要把損失降到最低。
要是真等雨來了,后悔可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