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司景擺了擺手,說:“這都是應該的。
權馨,你為我們靠山村做了這么多,我們都記在心里。
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說。”
權馨點了點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成為靠山村不可或缺的一員。
“快進來。
今天的雪可不小,你是怎么回來的?”
權馨連忙將凌司景迎進屋,轉身給他倒了杯熱氣騰騰的開水。
“車開進不來,我走著回來的。”
平時一個小時就能走回來,今天用了兩個小時。
權馨有些嗔怪道:“既然走回來就別買東西了。
提著多累啊。”
權馨的語氣里,裝滿了濃濃的關心。
爐火正旺,凌司景將雙手放在爐邊取暖,頭上消融的雪水順著發梢滴落。
權馨趕忙遞上一條干爽的毛巾。
“快擦擦。”
凌司景笑著接過。
“這點路,算不得什么,不累的。
你這里好暖和,外面的風卻像刀子一樣。”
他的聲音低沉溫和,映著爐火的光,眼神格外明亮。
權馨望著他被火光映得通紅的臉龐,忽然覺得,這寒冷卻溫馨的年節,恰似生活本身——既有風雪的凜冽,也有不期而至的暖意。
權馨望著他凍得通紅的耳朵,輕嘆一聲,從柜中取出一條嶄新的毛線圍巾,遞過去:“出去時戴上吧,別回去又著涼了。”
屋外大雪紛飛,屋內卻暖意融融,兩人靜默相對,唯有柴火噼啪作響,仿佛訴說著這一年來的風雨與溫情。
凌司景接過圍巾,指尖觸到柔軟的絨線,心頭一熱,沒說話,只是用力點了點頭。
他將圍巾一圈圈繞上脖子,暖意順著脖頸蔓延至全身。
這是權馨自己學著織的。
針腳雖不及嫂子織得細密勻稱,卻也總算織成了。
她坐在爐邊,補著那件破舊的棉襖,余光瞥見凌司景裹著圍巾的模樣,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
凌司景望著她低垂的眉眼,忽然覺得,這一幕會永遠鐫刻在記憶深處——火光搖曳,雪夜靜謐,她的指尖在針線間穿梭,仿佛在縫補時光的裂痕。
《詩經》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這圍巾雖不貴重,卻裹著滾燙的情意,在凌司景心頭漾開層層暖波。
他明白,權馨為他所做的,早已表明,她將他放在了心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靠山村,權馨就像是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他原本平淡的生活。
“權馨,謝謝你。”凌司景輕聲說道,聲音里帶著幾分真摯與感動。
權馨抬起頭,微笑著看了他一眼:“說啥謝呢,不用的。”
他們之間,用不著謝這個字。
凌司景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溫馨。
他知道,自己已經深深地被這個善良、堅韌的女孩所吸引。
這份感情恰似爐膛里的炭火,初時只余星點微光,卻在歲月烘烤中漸成燎原之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