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指著窗臺上的綠蘿,笑著說道:“說您可能喜歡綠植。”
鄭青云走到陽臺,對面縣政府的辦公樓清晰可見。
他忽然想起吳春風說的坐在辦公室里看不到的東西,此刻才明白,原來距離越近,越需要用心去看。
中午在小區門口的家常菜館,鄭青云點了四菜一湯。
王大偉盯著菜單上的紅燒排骨看了半天,最后還是點了素炒青菜。
“縣長,您太客氣了。”
劉海軍給鄭青云倒茶的時候,手微微發抖:“我們就是跑跑腿,應該的。”
“以后少不了麻煩你們。”
鄭青云舉杯的時候,注意到王大偉的酒杯沿有個缺口:“基層工作我是新手,路況不熟,人情不懂,還得靠你們多提醒。”
王大偉悶頭喝了一口,忽然開口:“縣城東頭的路坑洼多,您明天去信訪局得繞著走。”
他夾菜的手頓了頓,又說道:“信訪局的老張局長脾氣倔,但心眼實,老百姓的事他都往心里去。”
劉海軍連忙補充:“教育局的檔案室在頂樓,夏天熱得像蒸籠,王縣長每次去都自帶水壺。”他忽然壓低聲音:“縣一中的操場還是煤渣地,學生跑步總崴腳,王縣長提了三次重修,都因為沒錢擱著了。”
兩個人畢竟在縣里的時間更長,比鄭青云更了解青山縣的一些情況。
鄭青云的筷子在碗里劃著圈,上午會議的內容又浮上來。
教師短缺、設備陳舊、資金匱乏,這些問題像纏繞的藤蔓,死死勒著青山縣的教育。
他忽然想起盧文靜說的話:“解決問題得找根,光剪葉子沒用。”
下午的時候,鄭青云一直在辦公室看文件。
畢竟他初來乍到,對于整個青山縣的情況可謂是兩眼一抹黑,所以鄭青云不會輕易的插手一些事情,必然要好好了解一番才行。
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下班前半小時,鄭青云撥通了周江的電話。
“周主任。”
鄭青云淡淡說道:“有個事情麻煩您。”
“常務您吩咐。”
周江熱情的聲音傳來,笑著說道:“有什么指示?”
“是這樣的。”
鄭青云緩緩說道:“明天上午九點,我要去信訪局、城建局、教育局和公安局這幾個部門進行調研,麻煩你通知他們一下。”
電話那頭的周江頓了頓:“您的意思,提前跟這幾個部門打個招呼?”
“打個招呼。”
鄭青云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規律的節奏,淡淡地說道:“不過不用他們負責大張旗鼓的接待,我想看看真實情況。”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很穩,像在給自己打氣:“另外,讓辦公室準備四份部門職能清單,今晚送到我住處。”
“好的,好的。”
周江連忙答應下來。
掛了電話,辦公室的寂靜里只剩下掛鐘的滴答聲。
鄭青云摸出盧文靜送的鋼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信訪看民生,城建看發展,教育看未來,公安看穩定。”
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像在為明天的行程鋪路。
他忽然想起趙廣杰的話:“青山縣的路不好走,但每一步都算數。”
此刻望著窗外漸濃的暮色,鄭青云覺得,自己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