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鄭青云點點頭,隨即說道:“你安排一下,大家準備接待就是了。”
很快。
唐小舟和鄭青云便帶著全體黨委成員和鄉政府這邊的工作人員,站在門口等候著林振東一行人的到來。
半個多小時之后,幾臺車子開了過來,停在了鄉政府門口。
車門打開,新任富民縣委書記林振東走了下來。
在他的身后不遠處,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德良和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張繼明紛紛走下了車。
唐小舟緊走幾步,上前握住林振東的手,臉上堆滿熱情的笑容,恭恭敬敬的說道:“林書記,歡迎您來指導工作,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咱們抓緊時間,多了解了解鄉里的情況。”
林振東笑著回應,眼神中透著沉穩與期待。
畢竟是在省直機關鍛煉出來的,心機城府自然是相當的深沉。
他并沒有跟鄭青云表現的有多么的親密,而是按部就班的跟每個人都點頭致意了一下。
一行人穿過略顯陳舊的辦公樓走廊,走進會議室。
會議室里擺放著幾張略顯斑駁的木質長桌和椅子,墻上掛著庫勒鄉的地圖以及一些工作規劃圖表。
大家落座后,唐小舟率先打開了話匣子。
“書記,趙副縣長,張主任,我先給大家匯報一下咱們庫勒鄉的基本情況。庫勒鄉地處縣域邊緣,自然條件相對艱苦,全鄉主要以農業為主,經濟基礎比較薄弱。”
唐小舟一邊說,一邊指著墻上的地圖,開口介紹道:“不過,我們也在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子,目前有兩個重點項目,一個是前庫勒村的民俗村項目,另一個是后庫勒村的玉米深加工廠項目。”
“民俗村項目?”
林振東身體前傾,饒有興趣地問道:“你詳細說說。”
雖然昨天已經從鄭青云嘴里聽說了這個項目,但他現在更希望林振東給自己解釋一下。
“是這樣的。”
唐小舟翻開面前的文件夾,清了清嗓子說道:“前庫勒村保留了大量傳統的民俗文化和建筑,像古戲臺、老窯洞這些都保存得比較完好。我們計劃依托這些資源,打造一個集民俗體驗、文化展示、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民俗村。前期已經完成了規劃設計,也爭取到了一部分上級專項資金,目前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道路硬化、水電改造。不過,項目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資金缺口比較大,還有部分村民對項目的前景持觀望態度,不愿意配合拆遷和改造工作。”
“村民為什么不配合?”
一旁的常務副縣長趙德良,皺著眉頭開口問道:“是補償不到位,還是有其他顧慮?”
“補償標準都是按照規定來的,主要是村民擔心項目建成后,能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他們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對這種新興的旅游項目心里沒底。”
唐小舟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個事情一直是鄭青云來負責的,他之前也跟鄭青云溝通過,不管鄭青云卻沒有說要怎么辦。
“這個項目還是很不錯的,非常有潛力。”
林振東沉思片刻,這才緩緩開口說道:“既能傳承民俗文化,又能帶動鄉村旅游,促進村民增收。要多給村民做思想工作,組織他們去周邊發展好的民俗村參觀學習,讓他們親眼看到成效。資金方面,縣里會想辦法協調,也可以嘗試引入社會資本,探索合作開發模式。”
畢竟是從省里下來的干部,不管是眼光還是見識方面,林振東都是出類拔萃的。
有一句話叫站的高看得遠,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
富民縣或者庫勒鄉這些干部群眾看不明白的一些東西,在林振東的眼里,非常的清楚。
他敏銳的意識到,如果這個民俗村的項目能夠搞起來,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政績。
聽到林振東的話,唐小舟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點頭道:“林書記說得對,我們一定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把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那個玉米深加工的項目是怎么回事?”
林振東點點頭,隨即看向了鄭青云:“鄭青云同志是吧,你們鄉政府這邊是怎么考慮的?”
這個是真正的自己人,當然要給他出風頭的機會。
“林書記,我們庫勒鄉是農業大鄉,玉米種植面積廣,年產量高。為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我們決定建設玉米深加工廠,目前已經完成了廠址選址和土地平整工作,設備采購也在洽談中。但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技術人才短缺,我們缺乏懂加工技術和管理的專業人員。”
鄭青云看著眾人,緩緩說道:“還有,就是縣里如果能夠在資金方面扶持一下,那就更好了。”
“技術人才確實是制約項目發展的關鍵因素。”
林振東輕輕敲了敲桌子,緩緩說道:“一方面,可以和職業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本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培養一批本土技術骨干,縣里的人社部門和農業農村局要做好協調服務工作。”
在聽取兩個重點項目匯報的過程中,林振東不時提出問題,與大家深入探討解決方案。
會議室里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大家你一我一語,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隨后,唐小舟和鄭青云又匯報了鄉里的其他工作進展,包括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基層黨建等方面。
在談到鄉村振興時,林振東強調:“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發展,還包括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等多個方面。我們要統籌推進,不能顧此失彼。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也要注重農村環境整治,改善人居條件。”
會議結束之后,林振東帶人趕赴各個村屯進行實地考察,這位新任縣委書記,在富民縣展開了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次調研。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