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宴席即將開始的時候,突然外面有一個清朗的聲音遠遠傳來,說道:“三清宗、渡生樓、水月庵三大派齊聚三清山,共御大都督府,聞香教來遲一步,還請贖罪則個。”
一字一句都清清楚楚地傳入了各人耳中。
聲音來自山門之外,入耳如此清晰,卻中正平和,并不震人耳膜,可見說話者內功之高。
天虛道長與天松道長對視一眼,說道:“竟是聞香教的徐天聞親臨。”
然后天虛道長也運起內力說道:“徐教主光臨,還請上山一敘。”又道:“知客道人代我迎接貴客。”
有兩名同樣是“天”字輩的道人躬身道:“是!”剛轉過身,門外已經有人道:“迎接不敢當,今日得會諸位高人,徐某這個不速之客實是惶恐之至。”
他每說一句,聲音便近了數丈,剛說完“之至”兩個字,門外已經出現了一位神態瀟灑的青衫文士,看上去也就四十多歲的年紀,面帶微笑,說道:“聞香教徐天聞,見過天虛道長、陰樓主。”
陰十三同為客人,并不說話。天虛道長上前一步,說道:“徐教主遠道而來,有失遠迎。”
再有片刻,又有兩人到了,顯然是腳力不如徐天聞這位六境高手,慢了一步。
說起來也是熟人,分別是:副教主張天賜和圣女唐羽。
唐羽見到李青霄后,面帶怒色,眼神就像刀子一樣。
陰十三又看了李青霄一眼。
難道這小子跟聞香教的圣女還有什么糾葛?
年輕一輩總共這么幾個出彩女子,你是一個也不放過啊。
這可真是冤枉李青霄了,他跟唐羽之間只有仇怨,沒有其他。
在這一點上,李青霄和三清宗倒是道同可謀,因為三清宗和聞香教之間也多有沖突,李青霄記得很清楚,那日在葬神山上,張天賜就曾讓手下的香主柳盜挑戰天松道長,想來只是個先手鋪墊,還有后手,不巧被大都督府的突然發難打斷了。
聞香教今日主動上門,恐怕來者不善。
果不其然,徐天聞說道:“徐某曾在大都督府安插暗子,聽聞大都督鐵無敵欲要踏平三清宗,于是親率弟子趕來馳援,以全江湖同道情誼。如今大都督府已退,卻是有些多余了。不過既然已經來到三清山下,也只好上來打個招呼,順帶了結一些舊事。”
天虛道長臉色凝重幾分。
三清宗和聞香教的恩怨由來已久,要追溯到上一輩的正邪之爭,在那個時候,三清宗的老宗主是正道第一,三清宗是正道領袖,聞香教的老教主是邪道第一,聞香教是邪道領袖,那時候正邪兩道還沒有像今天這般斗而不破,還是比較殘酷的,兩個領頭的由此結下不少仇怨。
待到后來,雖然正邪兩道的矛盾有所緩和,但解決老一輩糾紛的同時,新一輩又不斷結下仇怨。所以看似是天松道長和張天賜的恩怨,實則是三清宗和聞香教的結構性矛盾,已經成了一筆算不清誰對誰錯的糊涂賬。
李青霄在這個時候就不能作壁上觀了,聯合六大派是他的既定計劃,現在已經少了一個歡喜禪宗,變成五大派,不能再少一個聞香教,如果只有四大派,恐怕不是大都督府的對手。
所以這個時候他必須站出來才行。
于是李青霄趕在天虛道長之前開口道:“如今大敵當前,整個武林有傾覆之憂,恐怕不是論私仇的時候,還是應以大局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