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行人走到一處背陰的山坡時,陽光恰好被一塊巨大的巖石擋住.
這片區域的植被顯得格外茂密,土壤也更加黝黑肥沃。
唐夜溪的目光無意間掃過坡地邊緣,一叢獨特的植物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植株約半尺高,莖稈直立,頂端輪生著幾片掌狀復葉,葉片形態優美,脈絡清晰。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那翠綠的葉柄頂端,簇擁著一顆顆如同紅寶石般晶瑩飽滿的小漿果,在幽暗的林下環境中,這抹紅色顯得格外奪目。
她心中微微一動,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頭。她輕輕拉了下顧時暮的手,示意他停下。
“顧時暮,你看那個……”她指著那叢植物,聲音里帶著一絲不確定的探尋,“它的葉子,還有那些紅果子……那是人參吧?”
顧時暮循著她指的方向望去。
他雖不精通植物,但那植株獨特的氣質,尤其是那簇鮮艷的紅果,讓人無法忽視。
走在前面的向導注意到他們的駐足,回頭一看,臉上立刻露出了驚訝而又克制的神色。
“顧先生,顧太太,”向導快步走近,語氣帶著幾分恭敬和贊嘆,“您二位眼力真好。
這……這像極了野山參啊。
看這株型和這‘亮紅頂子’,年份恐怕不淺。”
“人參?”唐小次耳朵尖,立刻拉著哥哥跑了回來,小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興奮,“媽媽找到人參了?
真的嗎?
我們真的找到寶貝了!”
向導示意大家稍安勿躁,他小心翼翼地撥開周圍的雜草,動作極其輕柔,仿佛怕驚擾了沉睡的精靈。
他仔細觀察著植株的形態,尤其是復葉的數目和形狀,又輕輕拂開根莖部的浮土,看到了蘆頭上密集而細小的“蘆碗”,這代表著生長的年份。
“沒錯,”向導的聲音帶著肯定的喜悅,“確實是野山參,而且看這蘆碗的緊密程度和莖葉的粗壯,至少是三十年以上的老山參了。
這在如今,可是極其難得的。”
接下來的挖掘過程,更像是一場莊嚴而專注的儀式。
在向導的示范和指導下,大家都屏息凝神。
向導取出隨身攜帶的專用工具,鹿骨簽子,開始極其耐心地、一點點地剔除人參周圍的泥土。
這個過程緩慢而精細,需要順著人參根須的走向,慢慢地將整株人參完整無損地請出來。
孩子們蹲在一旁,眼睛瞪得大大的,連呼吸都放輕了,看著那神秘的根莖在泥土中逐漸顯露真容。
時間悄然流逝,林間的光斑似乎都凝固了。
終于,在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精細操作后,整株人參被完整地取了出來。
它的大小并非夸張,但其形態卻充滿了自然的奇趣。
主根粗壯敦實,呈淡黃白色,上面布滿了細密而清晰的螺旋紋路,側根須條纖長柔韌,絲絲分明,整體形態竟有幾分像一個小小的人形,帶著一種古樸而靈動的氣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