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銀林國一事絕非小事,在趙弼舟和姚少元看來,即便秦興安要避嫌,也不應該完全不發表任何的意見,這不是一個愛國之人該有的表現。
“陛下也沒問我,不是嗎?”秦興安笑了笑。
趙弼舟和姚少元兩人微微一愣,隨即臉色復雜。
剛剛議事的文官武將不少,但要說軍中威望最高,對于戰事最熟悉的,不是兵部尚書趙弼舟,也不是其他將領,而是秦國公秦興安!
秦興安多年軍伍生涯,也曾多次指揮作戰,經驗可以說是相當豐富,而趙弼舟雖然是兵部尚書,但他早早離開軍隊來帝都為官,因此,對于軍中的事情,反而是不如一線經驗更豐富的秦興安的了解。
因此,若是詢問關于銀林國那一戰的事情,殷弘厚理應詢問秦興安,即便不單獨詢問秦興安,至少也得問上一句,可殷弘厚并沒有詢問秦興安,從頭到尾都沒有問過一句。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銀林國的事情,我相信陛下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不需要我們過分操心。”秦興安道:“我也相信魏武侯能夠吸取教訓,戴罪立功。”
“你真相信他能扭轉局勢,打贏辰風帝國?”姚少元問道。
現在他們都知道,在銀林國的軍隊,主要敵人不是銀林國的叛軍,而是來自辰風帝國的軍隊,那才是天秦帝國的主要敵人,至于銀林國的叛軍,根本不足為慮。
秦興安點了點頭。
“魏武侯的確有些指揮之能,但要說打贏辰風帝國的軍隊,我并不太看好。”趙弼舟道:“其實,我剛剛是想要建議讓秦國公你去取代魏武侯的,很顯然,你比他更合適。”
“這是不可能的。”秦興安道:“陛下不會再讓我領兵的。”
“那是之前!”趙弼舟道:“眼下咱們天秦帝國的情況不太妙,我相信陛下會重新啟用你。”
在趙弼舟看來,他們天秦帝國如今三個方向上都不安全,這對于整個天秦帝國來說都是相當危險的,而這個時候,也正是用人的時候,秦興安經驗豐富,指揮才能出眾,且威望很高,他出任一方向上的主帥是最合適的。
只不過,秦興安顯然不像趙弼舟那么樂觀。
殷弘厚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合理的借口將他賦閑,又怎么會輕易再啟用他呢?
除非,他們天秦帝國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但很顯然,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現在他們的處境雖然有些危險,但也不至于說到了生死存亡之時,只要情況還不那么糟,那殷弘厚就很難再啟用他。
“我覺得趙尚書說得在理。”姚少元卻是和趙弼舟相似的看法:“秦國公,你應該多了解情況,等有一天陛下重新啟用你,你能夠迅速接手。”
趙弼舟和姚少元不約而同的來見秦興安,一是希望聽一聽他對于銀林國那邊戰事的看法,這第二嘛,就是希望秦興安能夠振作起來,主動多了解各方動向,一旦被啟用,能夠迅速接手。
他們都意識到了他們天秦帝國的處境很不妙,秦興安被啟用是早晚的事,自然不希望秦興安到時候兩眼一抹黑。
秦興安沒有說什么,其實,他雖然沒有再去刻意打聽軍中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他對于軍事不關心,若是真被啟用,他也絕對會在最短時間內上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