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志吃過早飯后,就馬不停蹄的騎上了摩托車。
先是到長勝服裝廠轉悠了一圈,視察了一下最近長勝服裝廠的加工情況。
從服裝廠正式營業到現在,已經投產一個多月了。
女工們的技術已經從之前的生疏轉化為了現在的嫻熟。
每個人都能熟練的操作服裝廠內所有設備。
翠花、淑芳、秀梅等三個班組長更是技術上的骨干。
不僅把自己的班組管理的井井有條,做出的活也是其他員工的榜樣。
尤其是對于那些剛剛入職不久的女工來說,更是起到了一個傳遞技術的作用。
因為服裝廠徹底步入了正軌,除了一小部分人還在生產藍色碎花背心以外,其余的女工全部生產價格更高的服裝。
其中就包括了連衣裙、西服、西褲、外套等。
這些服裝在當時都是最時髦最流行的款式,加工工藝要求很高,步驟也相對繁瑣。
但因為長勝服裝廠的設備先進,女工們的技術也趨于嫻熟。
再加上嚴格的質量把控,加工出來的服裝完全能符合崔雪的要求。
甚至,無論從材質,還是工藝,亦或者做工方面都要比南韓進來的一些高檔貨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加工費方面也要比藍色碎花背心高出不少。
一方面提高了服裝廠的整體效益水平,另一方面,女工們的工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除了加工服裝以外,透籠市場那邊的手工工藝品也沒有放下。
因為口碑質量俱佳,攤位老板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從他攤位批發出的貨物基本都是好評,而且供不應求。
于是,攤位老板在上個月就又在其他區的批發市場租下了一個床位。
兩個床位一塊批發,使得手工工藝品的需求量提升了一倍有余。
目前,長勝服裝廠有100個女工,專職加工手工工藝品。
而隨著管理的正規化,女工們的技術逐漸精進,加工手工工藝品的效率也大大增強。
最近一段時間,僅僅加工手工工藝品,每天就有差不多1000塊錢的凈利潤。
加上加工服裝的3000元凈利潤,長勝服裝廠每天給楊承志帶來的利潤就高達4000元以上!
離開長勝服裝廠,楊承志又騎著摩托車,在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工地轉了一圈。
其中,通過這段時間不斷的努力施工,糖廠3號廠房的框架已經拔地而起。
因為這邊的工程量較大,王三跟柱子幾乎每天都堅守在這邊。
指揮著工人們施工。
為了提升施工效率,楊承志還特意聯系到了陳軍,在他那里租用了一臺塔吊,以及挖溝機、攪拌車、推土機等專用的工程設備。
雖然租用設備需要錢,但這也能大大的提升建筑效率,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接更多的訂單,穩賺不虧。
有了這些大型設備的加入,從開始施工到現在還不到半個月,一萬米的大廠房已經開始上房梁了。
因為室內要安裝軌道吊車,房梁都是由工字鋼打造而成的鋼結構。
需要專業的鋼結構安裝隊施工,王三柱子帶領著一些小工進行輔助。
這樣的施工效率,已經至少比施工計劃快出了半月有余。
甚至比隔壁顧氏集團承建的4號廠房還要快上不少。
要知道,這還是在楊承志主張加強消防設備建設的情況下完成的。
加強消防設備建設,不僅需要挖更大的蓄水池,在建設框架的時候也要比正常廠房繁瑣不少。
因為顧氏集團注冊在漂亮國,集團的業務也基本都集中在國外。
這一次顧飛回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把顧氏集團的業務延伸至國內。
按照漂亮國的發展路徑,加上顧家人很好的商業嗅覺,基本能判斷出最近幾年國內將會迎來基建熱潮。
因此,基建類業務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顧氏集團拓展國內業務的重中之重。
這導致了顧飛在基建業務上花的心血比其他業務加一起都多。
而對于這次建設糖廠4號廠房,顧飛也非常重視。
原因很簡單。
雖然這工程對于顧氏這種大型跨國公司來說并不算什么,但也屬于顧氏在國內的開篇之作,顧飛對此非常重視。
此時,一輛黑色紅旗轎車行駛在冰城前往東風鎮的路上。
司機穿著中山裝,手戴白手套平穩的駕駛著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