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幾大產業中,長勝建材商店一直是存在感較低的一個。
但其盈利能力卻絲毫不差。
在沒有開設分店的時候,長勝建材商店日盈利金額就超過了五千元。
如今,又有兩大分店的加持,利潤自然成倍增長。
楊承志立志把長勝建材商店打造為全國性的建材銷售平臺。
等龍江省其他地級市分店開業后,楊承志會對其做出相應的評判。
爭取早些進軍東北地區其他兩省。
一轉眼就到了金秋十月。
正是冰城豐收的季節。
長勝大隊各大村民們也都忙活了起來。
而在9月末,國家也正式完成了政策改革。
取消了公社,生產隊等傳統行政單位。
設立鄉鎮村屯。
同時把土地下發到了農民手中。
長勝大隊響應國家號召,變成了長勝村。
而向陽公社,則使變成了向陽鄉。
這一制度改革,徹底改寫了人民吃大鍋飯的歷史。
從那一天開始,所有農民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從今往后,土地種什么,收成多少都將成為個人問題,與國家再無關系。
楊承志家一共五口人,也分到了一些土地。
即便楊承志現在出息了,賺大錢了。
但楊大山王淑華老兩口,依舊決定繼續耕種這些土地。
他們是一輩子的莊稼人,就算兒子有錢了,那也根本閑不下來。
楊承志也并沒有干預父母的決定。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土地是他們的執念。
他們肯定沒辦法輕易放下。
而且種地也能適當性的活動筋骨。
更重要的是,自家種的糧食蔬菜吃的也更放心。
而在改革制度落實后。
林曉茹、馬思雅這兩個改革制度監督員的工作也圓滿完成了。
按道理來說,他們兩個應該返城工作。
可因為林曉茹嫁給了楊承志,又懷有身孕,楊承志是不想讓林曉茹參加工作了。
等把孩子生下來再說。
而馬明光早已經為馬思雅尋找到了出路。
那就是進警局工作。
馬思雅有過下鄉的經歷,又當了半年的改革制度監督員,資歷已經相當夠用。
因此馬明光安排自家閨女進警察局合情合理,絲毫沒有任何徇私舞弊的意思。
然而,馬思雅似乎并不想回到冰城市區工作。
這一天,馬明光為了這個事兒專門跟馬思雅進行了暢談。
馬思雅卻如此說道:“爸,您把那個進警局工作的名額讓給別人吧,我暫時不想回來了。”
馬明光一聽,目光不禁一陣閃爍,忍不住對馬思雅問道:“那邊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你不回來還待在那里干什么?”
說實話,馬明光是非常希望馬思雅能進入警局的。
因為他就是警局的一把手,自家閨女在自己眼皮底下干活他更放心。
而且對于后續的升遷工作也有所幫助。
作為一個父親,為子女的未來考慮是天經地義的。
就算馬明光對農村沒有偏見,也更希望自己閨女能夠回到市區工作。
“我要進楊承志的服裝加工廠工作!”
馬思雅一臉堅決的說道。
這件事她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包括楊承志。
因為她知道如果她提前說了,沒人會同意的。
馬明光甚至極可能會中途把她抓回去。
因為她回到城市就能有一份穩定的正式工作。
如果他跟別人說她要留在農村,所有人都會認為她瘋了。
而她是真的不想回去。
她長大了,有著屬于自己的追求。
下鄉三年,又在長勝大隊工作半年,讓馬思雅深深愛上了鄉村這片土地。
別人可能認為農村窮,農村落后,人民素質低下。
留在農村沒有前途。
而她卻完全不這樣想。
在馬思雅看來,農村大有所為。
尤其隨著這次改革的實行落地,所有土地都下發到個人手上。
農民就更有機會闖出一片天地來。
她作為當代大學生,優秀的基層工作者,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