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跟公司設計主管也紛紛點頭,看向楊承志的目光已悄然間帶上一抹崇拜。
“三哥,這不算啥,我也只是想些把這個活盡量干好一點,為咱們公司多多積攢口碑而已,想不到竟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楊成志擺了擺手,一臉謙遜的說道。
王三柱子等三人這是個一眼,自然不信楊承志的話。
原因很簡單。
從楊承志當時的堅決的態度來看,肯定不是瞎貓碰上的死耗子那么簡單。
對方一定提前就知道了某些不安全的因素。
如若不然,沒人會拿自己的錢不當回事。
要知道,當時加強3號廠房的消防安全設備建設可是多花了至少五六萬塊錢的成本。
在那個年代,五六萬絕對不是小數目了,而這些錢本來是能節省下來的,楊承志卻毅然決然的選擇砸了進去。
態度之堅決,令他們三個無論怎樣勸阻都毫無效果。
如果說對方不是知道些什么,打死他們也不相信對方會義無反顧的砸錢進去!
再結合5月初楊承志預測那場有史以來罕見的大雨這件事,王三跟柱子的一顆心都止不住的跳動。
那時的他們就認為楊承志擁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是被對方用一些話術搪塞過去了而已。
經過這一次的事件后,他們基本可以斷定這是真的了。
如果不是擁有未卜先知之術,又怎么可能連續兩次在同一人身上發生如此神奇事件的?
即便并沒經歷5月初楊承志預測那場大雨的事件,設計主管依舊被楊承志的能力震驚到了。
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為公司效力的決心。
要知道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到大型國營建筑公司擔任設計主管一職。
之所以來長勝建筑公司工作,一方面是因為較高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則是被楊承志的真誠打動。
但因為家人的不認可,他曾一度動搖過,想著辭職算了,換一家大的公司穩定一些。
現在,這位設計主管已經徹底打消掉了辭職不干的念頭。
因為糖廠大火的事,長勝建筑公司受到了一眾市領導的嘉獎,未來肯定充滿希望。
即便可能依舊存在一些不好的變數,但這位設計主管也愿意在這樣朝氣蓬勃的公司上賭一把!
至于王三跟柱子,作為長勝建筑公司的元老級人物,自然更高興了。
之前楊承志找他們組建工程隊時,他們只想著給的工錢還不錯,就先試著干一段時間吧。
實在不行在繼續到國營建筑公司找活干,反正干他們這一行的人流動性都非常大。
根本沒想到一個由農民工組建成的私人工程隊,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發展到這種模樣。
不僅訂單不斷,還具備了與顧氏集團這種大型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隨著長勝建筑公司的爆火,他們兩個的工資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沒加入長勝建筑公司之前,他們在國營建筑公司干活,每天只能拿到一塊錢的工資。
而且工作極不穩定。
打個比方,一個月按三十天計算,每個月最多能干二十天活。
這還不算一個工地結束,再到下一個工地找活這個的空檔期。
總之,一年365天,他們也就能干上200天左右的活。
每年也就是能賺200多塊錢而已。
現在,他們跟著楊承志干,不僅當了領導,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就有30塊,加上各種效益工資獎金之類的。
每個月基本都能拿個兩三百塊錢,這已經相當于他們之前累死累活一年的工資了。
要知道,在80年代,即便大型國營建筑公司的項目經理也沒有這么高的工資。
王三柱子非常知足,每天都充滿了干勁,即便工地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忙,也如曾經一樣盡心盡力。
同時,他們也非常慶幸自己當初作出跟著楊承志干的決定。
如若不然,他們現在肯定還在工地上頂著日頭干活呢,累死累活一天也只能拿一塊來錢的工資,與現在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因此,他們看待楊承志的視角,也從看待一個小老弟悄然間轉化為了員工看待老板,普通人看待衣食父母。
見楊承志好像有意回避他未卜先知這件事,王三跟柱子就沒再追問。
他們是聽說楊承志在公司,才刻意從工地趕過來的。
因為昨天的那場表彰大會,長勝建筑公司在冰城徹底爆火了。
訂單量也蹭蹭的往上漲。
除了普通民房以外,今天上午又有兩家大型企業找到了王三跟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