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志并沒在乎陸林語所說的話。
他知道,對方就是個傲慢無禮的女人,他懶得理會。
顧氏集團的利潤之所以比長勝建筑公司高出許多,一方面是總體建設資金多出20萬。
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了消防設備上。
4號廠房,只用了那個年代常規的消防設備,無論是水泵,地下蓄水池,還是消防栓都完全沒法跟3號廠房相提并論,這就省出了一大筆的支出。
但楊承志并不心疼,按照前世的記憶,在兩個廠房投產的第3天,兩大廠房就會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火災。
那場火災燒的天昏地暗,不僅把兩大廠房徹底燒毀,里面的加工設備以及原材料也全部毀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在火災中有幾十名工人沒來得及逃出去,全部葬身火海!
號稱629特大火災,也是當年冰城所有企業中產生的最大安全事故。
不僅在冰城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件事甚至震驚了全國,就連中央都來了人。
東風鎮糖廠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兩大廠房的投資都被一場大火給燒了,損失不可估量。
除此之外,那幾十個被燒死的工人也需要善后安置,又是一大筆的支出。
為此,崔永富一夜白頭,也是從那一場火災開始,東風鎮糖廠的業務量急劇下滑,逐漸走向了落寞。
“安裝軌道吊車本來不是你的活,你也過來幫忙了,小楊,謝謝你啊!”
崔永富拍了拍楊承志的肩膀,一臉感激的說道。
今天要不是楊承志帶著幾個有鋼結構安裝經驗的工人幫忙,他們安裝軌道吊車肯定不會這么順利。
楊承志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這次他之所以能中標3號廠房,多半都是崔永富的功勞,這點忙算不了什么。
更何況,他還跟崔雪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于情于理他都應當盡心盡力。
由于糖廠這邊提前就把三四號廠房的加工設備買回來了。
軌道吊車安裝完畢后,再花個三四天的時間,把加工設備安裝調試后就可以正式投產了。
今天是83年的6月22號,距離那場特大火災還有7天。
想到這,楊承志忍不住對崔永富提醒道:“崔廠長,這幾天風大,按我估計,這場大風天氣還要持續一個星期以上,廠房投產后,千萬要注意防范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就使用3號廠房的消防栓滅火,3號廠房的消防栓不僅管道長,而且蓄水池的儲量也是正常的三倍有余,足夠滅火了。”
雖然楊承志這番話是好心,但放在崔永富耳朵里,總感覺怪怪的。
這廠房剛建好準備投產,咋就想到失火了呢?
換做外人,指不定還會以為楊承志在詛咒他們。
但崔永富是領教過楊承志那神乎其神的手段的,當時心里就咯噔一聲,急忙問道:“小楊,你是預測到了什么嗎,能否給我解惑。”
楊承志卻笑著擺了擺手:“沒啥,崔廠長,你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尤其是29號的晚上,更要加強防范,沒啥事的話我就先走了,我還有其他工地的事要忙。”
說著,不給崔永富繼續問話的機會,楊承志就騎著摩托車離開了。
并不是他不告訴崔永富,天機這個東西不能泄露太多。
而且,如果他說太多了,也會引起崔永富的懷疑,畢竟,他總不能說自己是個重生者吧?
他相信,經歷過上次收發室失火的事件后,崔永富能聽懂他說的話。
對方能當上廠長這么多年,自然不傻。
看著楊承志離去的背影,崔永富心中暗自嘀咕,同時,也把對方的話深深的記在了心中。
回到辦公室,他心里依舊回味著楊承志囑咐的那些話。
于是,他就把負責生產的副廠長李佳良以及新任命的兩個車間主任全部叫到了辦公室來。
“崔廠長,找我們有事嗎?”
李佳良還以為崔永富要追問他是否接受過故事集團好處的事,整個人神經都是緊繃的。
其實,崔永富并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畢竟,李佳良的個人作風他早就清楚,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