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的活,別告訴我,你成包工頭了。”
楊林笑道。
“差不多吧,我組建了一支工程隊,剛談下來第一單生意,一百二十平方的全磚民房,包工包料。”
“我就想著材料在大哥你這進,就過來了。”
楊林一聽,眼睛立刻一亮,夸贊道:“行啊兄弟,你這又搞加工廠,又弄工程隊的,像你這樣有頭腦有志向的年輕人不發家真是天理難容啊!”
楊承志卻擺了擺手說道:“大哥,你就先別夸了,趕緊說說大概需要多少錢吧,我都等不及了。”
見楊承志催促,楊林才收回笑容,神色變得正式,說道:“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私人組建工程隊的,你這小打小鬧蓋個民房賺點小錢還行,要是干稍大一點的工程,被上面發現了,一抓一個準,你可得小心點啊!”
楊承志笑道:“大哥你放心,咱是有資質證書的人,不怕被抓!”
聞,楊林不禁深深的看了楊承志一眼。
私人工程隊資質證書?
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過。
好像就算國營或者集體制的工程隊,想辦理相關的資質證書都很麻煩。
楊承志一個私人工程隊,居然能辦下來這種資質證書,這不得不讓楊林刮目相看!
說實話,楊林第一次見到楊承志的時候,就感覺這年輕人雖然表面是個農村小伙,但實際上一定不簡單。
看來,楊承志比他想象中的還有門道。
只見他拿起算盤,簡單的計算了一下,對楊承志說道:“民房不比廠房,建筑材料肯定要貴一些,不加水暖一千二每百平方,加水暖一千三每百平方。”
“承志兄弟,是要水暖還是普通火爐?”
這與楊承志之前估計的如出一轍。
他果斷選擇了水暖。
火爐不僅溫度不均勻,還不恒溫,只要爐子一滅,屋里的溫度立馬下降。
而水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水暖造價太高,那個年代基本很少有家庭能用得起。
楊承志之前給老李報的價,包工包料兩千五百元,實際是不包含水暖的。
但一想到這房子是老李兒子結婚用,他就想著讓對方住的舒服一些。
畢竟,老李對他不錯,當初要不是對方給他留煤核燒,他們家這一冬天都要受凍。
雖然加上水暖,成本要上升一百多,但做人還是要懂得感恩的。
老李用他的善良,給了楊承志全家人一冬天的溫暖,楊承志就用水暖的恒久之溫作為回報。
一百二十平方最終核算下來是一千五百六十元,楊林抹掉了那六十元的零頭,最終只收一千五。
“楊林大哥,你這左抹右抹的,還賺錢嗎?”
楊承志笑著問道。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六十元可不是小數目了,楊林對他簡直太大方了。
“傻小子,做生意哪有不賺錢的,建材基本都是暴利,實話跟你說,我給你報的這個價格雖然遠低于市場價,但我還有至少三百塊錢的利潤,你就放心吧。”
楊林笑了笑繼續說道:“將來你的工程隊活多了,要是繼續在我這里進貨,我還可以進一步壓低價格,薄利多銷嘛!”
楊承志一聽,這才放下心來。
老李家這房子按照兩千五來算,建筑材料加人工成本大約是一千九百五十元,他有五百五十元的凈利潤。
如果將來建筑材料成本能繼續下探,他肯定會賺的更多!
雖然這五百五十元的利潤要十天才能賺到,但這是工程隊的第一單生意,楊承志已經相當滿足了。
畢竟,這只是一個一百二十平方的普通民房而已。
等以后口碑上來了,接到更大的工程,那利潤總額肯定直線上升!
想到這,楊承志不禁對工程隊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回到長勝大隊,楊承志就把今天的工錢以及加工材料全部下發到了女工們手上。
然后又去了廠房工地,發現王三柱子他們正在房頂上瓦,一上午的功夫,五百平方的廠房瓦片,已經上了一大半了。
房頂十幾個人上瓦片,屋里七八個瓦工正在做墻體抹灰,還有兩個水電工在走水電線路,三方互不打攪,同步進行。
按照這個進度,等墻體地面的水泥干透,就可以安裝水暖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