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寒地凍的大冬天,還能有什么賺錢門路?承志,你就不用安慰我了,咱倆送財神也沒少賺錢,最起碼讓咱家人這段時間不用挨餓了。”
楊小梅笑道,非常知足。
姐弟倆吃完午飯,就去了糖廠鍋爐房。
幫鍋爐工老李推完煤后,又拉著半車煤核回到了長勝大隊。
卸完煤核,給老黃牛飲完水添上草料,已經下午3點多了。
東北的冬天天黑的比較早。
1月份4點多太陽就基本落山了。
院子里有兩個蓋簾,上面擺放著王淑華今天蒸的白面饅頭,凍上過年備用。
妹妹楊小雅還在炕上寫作業,這丫頭學習要是認真起來,外面就算打雷她都聽不到。
楊大山王淑華夫婦則是在家里掃棚。
那時候的農村,過年之前都會給屋里做一次大掃除,掃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承志,小梅你倆回來了,快上炕暖和暖和。”
王淑華笑著說道。
楊小梅剛想上炕,就見楊承志從黃書包里掏出了一副手套,和幾個線團。
“承志,你從哪弄的手套跟線團,你這又想整啥?”
楊小梅好奇的湊了過來。
“姐,你看這手套你能織出來嗎?”
楊小梅接過手套,仔細看了一遍,胸有成竹的道:“這手套花樣簡單,做工也一般,只要會織毛衣的人應該都不難吧?”
楊小梅在常勝大隊出了名的心靈手巧。
織毛衣她最在行,還經常會自己設計一些花樣。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有不會織的花樣,都會來請教楊小梅。
“姐,那麻煩你今晚織出一副這樣的手套,花色可以一樣,但做功一定要比這副手套好。”
楊承志說道。
“你想干嘛?我去年給你織的手套不比這個好多了?你怎么這么喜新厭舊呢。”
楊小梅瞪了楊承志一眼。
這混小子一直這樣,沒啥本事不說,還很挑剔,而且喜新厭舊。
他穿過的衣服,戴過的手套,帽子,基本都是一年新鮮。
第二年就不愛穿了。
“我不是自己戴,讓你織你就織好了!”
楊承志解釋道。
“那是給誰帶?難道是給昨天你救的那個叫林曉茹的姑娘?”
楊小梅打趣道。
“姐,你能不能別拿林曉茹開玩笑,我跟她還是普通朋友。”
“之所以讓你織手套,與我白天說的賺錢門路有關,你得認真些,你織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能不能賺到錢。”
楊承志一臉正色的道。
聽了這話,楊小梅才答應下來,在柜子里取出了織毛衣的針,便開始動手織了起來。
“一天天不干活賺錢,只想著這些歪門邪道,我看你得了這個見義勇為英雄的稱號,也沒改變你好吃懶做的習慣!”
楊大山走了過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楊承志沒解釋。
他知道,這時的楊大山,只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
只能用結果來反饋對方。
楊小梅不僅心靈手巧,織起東西來還相當麻利。
不到兩個小時,就織好了與透籠攤位批發一模一樣的手套。
而且摸起來,做工要比那個好很多,不僅精細,還很扎實。
瞬間將這花色普通的手套提升一個檔次。
第二天,就把他姐織好的手套交給了他們老板看。
老板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