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規矩
這首《浮夸》同樣是金曲獎獲獎歌曲——這已經是許麟準備歌曲的標配了。
這首歌的作詞人是黃偉文,前世香江樂壇教父級別的填詞人,和林夕這位大佬并稱為港樂填詞圣手。
這首歌的作曲人是c.y.kong,很多人或許對他不甚了解,但其實此人同樣是前世港樂舉足輕重的作曲人,比如說王菲的《百年孤寂》就是出自他手。
至于演唱者則是前世港樂最后一代歌神陳奕迅。
一首《浮夸》的陣容可謂是‘全明星’。
很多金曲只是拿下了一個金曲獎項,但這首歌曲卻是連著拿下了“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金獎”“最受歡迎唱作歌星金獎”兩大金曲獎項。
這是一首很‘怪’的歌!
正如影視中‘亦正亦邪’的人物,最能夠獲得觀眾們的印象。
這首很‘怪’的歌曲,也最能夠感染觀眾,或者說完美適合于舞臺演唱。
追求深刻者,能夠從《浮夸》中品味到一種荒誕卻又真實的‘小人物的掙扎與不甘’;
追求音樂者,能夠從《浮夸》中聽到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音樂以及編曲新風格’;
哪怕是最純粹的追求好聽,也能夠從《浮夸》富有節奏感與上頭的曲調獲得滿足。
更別說許麟個人風格特色極強的演唱以及對這首歌最完美的演繹了。
正如陳宏所說的,午的這首《浮夸》已經達到了舞臺競演的天花板!
此刻,
正是評委對午的點評環節。
張馳云一句:“不瘋魔不成活……”
讓無數觀眾在哄笑中,又覺得放在午這里很是妥帖。
“我又不是……”
許麟撓了撓腦袋,尷尬一笑。
這句話,讓他想到了一部電影中的經典角色。
突然,
他的心念一動:或許,我知道下半年該拍攝哪部電影了……
……
玩笑過后,
李豐毅開始正經點評起來,“在舞臺live伴奏中,你還是第一個加入電子合成音的。”
“不過加得很好!甚至沒有這段‘喑啞’的電子合成音,這首歌都要失色許多。”
“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電子合成音之中,你還加入了人聲的嗚咽吧?”
“這樣的編曲,讓你這首歌有了一種迷幻、荒誕的風格,就好像但丁的《神曲》一樣。(注:前面提到過,這個平行世界主要是在近百年左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至于東西方的古代歷史則和前世差不多,而但丁《神曲》則是14世紀發行的。這也是前面鋼琴曲選用1995年發行的《夢中的婚禮》的原因。)”
把這首《浮夸》和西方文學經典相提并論,足見張馳云對這首歌巨大的贊譽。
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
緊接著就是肖迎彩進行點評。
這位一向對午極為看好的歌唱家,此刻的贊譽與欣賞已經溢于表:“我還是第一次從一個歌手身上,看到了如此快速的境界進步。”
“大家或許記得,上一次我說過,午的演唱境界得到了提升,達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原因我有必要再說一下:因為他知道該要如何去完美地唱出這首歌,并且還能演繹出這首歌曲更深刻的內在。”
“上一次,我給他的建議是:你可以試著去觸摸一下歌曲的靈魂。”
“這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用直白的話來說大概就是:不要去想著你要怎么演唱這首歌曲,而是要忘記自己,讓歌曲應該怎么來被你演唱。”
“我很高興,在這一期,午就把握到了歌曲的‘靈魂’。”
肖迎彩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意,道:“在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忘記了舞臺上這個人是午。”
“而只記得一點——他在演唱這首名為《浮夸》的歌曲。”
一眾觀眾這個時候才回味過來。
是啊!
剛才在演唱的時候,心里面想的是這首《浮夸》如何荒誕、如何詭異……而完全沒有注意到演唱這首歌的午。
尤其是午的粉絲,對這種感覺更為明顯。
因為在剛才午的演唱過程中,他們幾乎都忘記了說往期都會打call的話:“阿好帥!”“阿唱得真好!”“支持阿!”“……”
至于一些業內人士,他們還以為是因為午穿上了小丑服裝的緣故呢——這就好像是電影里面角色,你會把他當成現實里扮演的那個演員嗎?
此刻聽到肖迎彩的分析,他們才豁然開朗:我們這種見解還是太流于表面了啊,還是肖迎彩的分析足夠深刻。
原來是因為午的演唱境界更上一層樓了啊!
舞臺上,
看著前輩同輩以及觀眾們的贊嘆眼光,
許麟訕訕一笑:自己也沒有想那么多……只是想唱就唱了。
“我為你這種個人獨特唱法,而聯想到的三重境界,在短時間內你就已經走完了……接下來的路,我將無法再給你什么有效的建議。”
肖迎彩先是苦笑搖頭,再是面露期待:“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夠繼續走下去,走到比這三個境界更高更遠的地方……”
“那就該稱之為‘道’了。”呂大偉拿起話筒,如此說了一句。
肖迎彩略作思索,點頭笑道:“沒錯,各行有各道,或許那個地方也就是屬于你在音樂上面的‘道’。”
全場掌聲響起。
許麟鞠躬感謝。
道嗎?
如果真有這個東西的話,那么眼前這四位大師級評委,肯定都是在各自領域上尋到了屬于自己的‘道’。
不對,肯定是有‘道’的——既然他們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