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喬春蘭和陳大奎的千里姻緣一線牽,還得從喬春蘭的工作說起。
喬春蘭自打得了羊倌的工作,心里就清楚,這是喬仁重老爺子拿積蓄給自己換工分貼補自己呢!羊子沒事兒還好,要是羊子出了什么事情,喬仁重老爺子白白損失了錢,自己也會沒了工作。
她倒是可以下地拿工分,可下地后,又有什么時間看書?
她的老師夢不就破碎了?
所以,喬春蘭很是珍惜自己的工作。
兩只羊羔不大,喬春蘭每天用背簍背著出門,割半背婁草,背一只羊,抱一只羊回來。
不管到哪兒,脖子上都掛著一個布袋,里面放著幾本書。
七個小山坡,四季都有草,怎么著也夠兩只小羊羔吃的了。
喬春蘭割的草大多數給小羊羔加餐,少數曬干給小羊羔儲備過冬。
家里沒糧,心慌!
這天,喬春蘭把羊放在望牛坡,自己拿著一本數學書看得正起勁呢,就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喬春蘭皺了皺眉頭,心里暗想:偷懶也不找個好地方,怎么到望牛坡來打擾我的清凈?
正想換個地方繼續看書呢!
就聽到一些讓人尷尬的聲音。
喬春蘭透過灌木叢的枝椏看過去,居然是隊長喬老六家的春燕和那個一天到晚躲懶,什么都不干,就知道吹笛子那個知青。
那個知青叫什么來著?
喬春蘭一時想不起。
不過,灌木叢那頭的動靜越發大起來,喬春蘭臉上一紅,收拾好書本,背上自家小羊,急急忙忙就往山下走。
喬春蘭不用誰教也知道,這種事情她一個大閨女不該看,不該聽,不該說。
可看到聽到了,怎么辦?
喬春蘭急得在喬仁壽家的后院打轉轉。
你問她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
喬仁壽的后院離七個山坡都近,而且她那個榆木腦袋里面,此時此刻能抓住的唯一的救命稻草,無疑就是她眼中的聰明人-喬小貝。
只是都到了這里了,喬春蘭才為難起來。
她一個十六歲的大姑娘都難為情,喬小貝一個不到十三歲的小姑娘……
喬春蘭開始猶豫了。
喬仁壽正要去廚房倒水喝,就看到在他院子里背一只羊,抱一只羊的喬春蘭,不安的走來走去。
喬仁壽對著喬春蘭喊了一聲,“大妞,想學習也要放完羊啊!別人看到不好的吧!”
喬春蘭一看到喬仁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抓住喬仁壽的衣袖,“二叔公,幫幫我!”
喬仁壽眼睛微瞇,挑了挑眉,“你先說什么事,我才好想怎么幫你啊!”
喬春蘭深吸了一口氣,兩只腳來回的磋磨,“二叔公,我今天放羊……”
喬春蘭詳細的描述了今日行程,喬仁壽緊繃的神經就松了,只有才發生的事情,就不會是多大的事兒,至少不會是他擔心的那些。
眼看著喬春蘭都說到中午時分了,喬仁壽干脆的坐在地上聽著,讓喬春蘭尷尬不已:廢話是不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