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分家爹娘都跟老大,你想想,爹娘把地都給老大了,這可都是工分,她們跟老大過,錢難道不給老大?”
“就算不給,他們揣著,遲早是誰的?”
到頭來,好處不還是落在了老大一家。
老三也不再說話,心里也有了想法。
就這樣,兩房的人從背地里鬧騰,再明著鬧起了分家。
老大一家堅決要分家,說不分家可以,但老三必須要下地。
要不然,就分家。
老三一家也不情愿了,覺得老大就是明擺著要分家,不然以前怎么不說。
她們也說了,分家可以,必須把老大家三個孩子,這些年吃的喝的,折換成錢,補貼給他們。
這汪老太怎么愿意,她管家幾十年,把著家里所有命脈,怎么舍舍得分家。
她心里也清楚,只有當這個家,兩個兒媳才能好好伺候她。
汪家老兩口說什么都不肯分家,老大說他偏心老幺,老幺說她偏心老大。
就這么僵持著,老大一家也不下地了。
老幺媳婦也大著肚子,跑回了娘家。
汪家要分家的事情,也在村里頭鬧得沸沸揚揚。
村書記也不得也出面,提出讓她們把家分了,不能耽誤下地。
“這孩子都這么大了,就把加分了,你們老兩口,以后也不用在這么辛苦。”村書記說。
村書記說的話好聽,但村里頭誰不知道,這汪老婆子是個管會拿捏媳婦了。
仗著自己揣著錢,五十歲就不肯下地干活了。
這要分家,可不是要了她的老命。
汪母也沒了往日的光彩,事情鬧到如今這局面,村書記都開口了,這家不分也得分了!
她想不明白,家里之前不都這樣過的,怎么就鬧得要分家了。
她心里也委屈,老大和老三居然說她偏心,她是偏心,但和老大和老幺一家是一樣的。
一個是她第一個孩子,一個是她歲數大,好不容易生的老小。
每一個,她都是放在心尖尖上疼的。
她只能流著淚,在村民的見證下,把家分了。
盡管她哭的很傷心,但她那兩個兒子,個個像沒看見一樣,皆不說話。
周圍人看著,都不由小聲說:
“這汪婆子我看,她的福氣是到頭了。”
“可不是,他們老兩口有兩個這么會算計的兒子,以后可有她的受!”
“那這也是她自己作的,報應來了。”
這汪家老兩口興許還沒想明白,旁人卻是看的明明白白。
說到底,還不是老二受了傷,沒了錢,另外兩個這才開始為自己打算。
說起來,這倆孩子,還真遺傳她們老兩口了。
她們就不明白,放著孝順有本事的老二不疼,是不是傻。
這但凡心疼老二,人家興許不會出事,老兩口以后也都是好日子。
現在好了,以后等著受罪吧!
就這樣,汪家終于分了錢,最后結果就是,給老兩口留兩間,剩下的老大和老幺平分,還有家里的鍋碗瓢盆也平分。
至于攢下的工分,按登記表的標注的平分。
老兩口呢,跟著那個兒子,工分便就算誰的。
還有錢,那也是三房平分。
不過兩房人都知道,老太婆肯定不止這些,還有私房錢。
原本以為分家一事塵埃落地,家里的日子也該消停了。
可沒想到,汪家兩兒媳,沒過兩天,便又大打出手。
這次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兩口跟誰的問題。
汪父和汪母哪還有之前的得意,現如今竟有些想老二了。
如果老二沒出事,就不會有這糟心事。
也在這時,院子里有人喊道,汪福仁在不在家,你們家的加急電報!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