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的神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既然吳缺打通關中通道,自然應當楊廣無心朝政,群臣擔心并肩王兵敗而歸
饒是趙才和來護兒,都甚是吃驚。
畢竟一切進展順利,而且大興城局勢危險。
于情于理,吳缺都應該繼續進軍才是。
“依我看,并肩王八成是怕了!”
“可不是嘛,畢竟他身邊已經沒有李將軍這等大將。”
“害怕吃敗仗,豈不是正常的事?”
“如此看來,并肩王也是虛有其表。”
一眾文武抓準時機,紛紛出口貶低。
其實京都八關一戰,連帶著沔陽一戰,吳缺均已證明自己。
畢竟很多時候,他都沒有動用到李靖和蘇定方等人。
而且按道理而,也沒人敢針對吳缺才是。
之所以突然冒出這些人,還不是和楊暕有關?
“夠了!”
楊廣大喝一聲。
本來議論不斷的眾人,瞬間就安靜下來。
“諸位卿家擔心什么,畢竟并肩王自己立了軍令狀。”
楊廣沉聲道。
就這么一句話,直接堵住了一眾文武的嘴。
吳缺的簽了軍令狀。
如果他敗了,就算回京都也是死路一條。
既然如此,還用擔心吳缺說謊作甚?
“時候未到,諸位卿家連這點耐心也沒有?”
楊廣沉聲道。
眾人不敢回話,但對比起之前已經消停不少。
甚至一些蠢蠢欲動的的文武,都不敢回話。
“等!”
楊廣沒有半句廢話,直接下令道。
唯有如此,才能讓整個大廳安靜下來。
“退朝。”
楊廣無心處理朝政之事,大喝一聲后起身便走。
等其離開,一眾文武又開始議論起來。
關于吳缺的各種消息層出不窮。
最為主流的說法,還是吳缺已經怕了。
若不然,為什么不行軍。
趙才和來護兒聽了之后,均是嘆嘆息不斷。
“依我看,不久之后并肩王就要戰敗而歸。”
“可不是嘛。”
“這話還是莫要亂說,咱們只管等著便是。”
周遭談論的聲音,瞬間就小了不少。
趙才眉頭緊鎖,一副萬分憔悴的模樣,
他要是不擔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