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農歷乙卯兔年。
世紀之交,澳門即香港之后,也回歸祖國。
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
中央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和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國企改革全面推行。
這一年夏天,張學文大學畢業,分配到了武涼市國營汽車配件廠。
本來他們這一屆已經不包分配了,也就張學文的學校比較好,才勉強分到了一份工作。
張學文拿著派遣證去武涼市汽車配件廠去報道,被分到了宣傳科里實習。
不料,剛上了兩個月班,廠子就開始改制。
汽車配件廠改為現代化公司,車間承包給了各個主任,工人們想留下繼續干,就要交五千元的入股資金,不然就下崗。
張學文還在實習期,沒有正式和工廠簽勞務合同,連入股集資的資格都沒有。
工人們大多集資入股,繼續留在廠子里上班,機關上的人就托關系找人,各自謀新的出路。
這是一個困難和機遇并存的年代。
張勝利給張學文寫信,讓他回家來商量,張學文卻留在了武涼市,和工友同學一起打工。
張學文知道,大哥是想讓自己回沙城縣,也想辦法托關系,找個鐵飯碗工作。
以周云的影響力和張學文的學歷,在沙城縣找個旱澇保收的穩定工作,不是難事。
但張學文卻不想回去。
現在的鐵飯碗,不是那么好端的,一杯茶一份報看一天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即便張勝利給自己找個穩定的工作,說不定哪天還得下崗。
最重要的是,張學文也不想按部就班地朝九晚五,他喜歡自由自在,想多看看這個世界不一樣的風景,體驗更多的生活方式,他不想一輩子窩在沙城縣。
所以,他想先在武涼市打工,看看情況再說。
武涼市下轄三縣一區,其中就包括沙城縣。
市區人口有三十萬,這些年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經濟飛速發展,雖然好多工人下崗,可社會上的工作卻到處都是。
當然都不是正式的鐵飯碗,全是私人的企業公司。
張學文先到一家農副公司里干了兩三個月的文員,又到一家房產公司里混了幾天,最后到了一家勞務中介公司里...
雖然工資不高,卻也足夠張學文租房子吃飯。
下班后,張學文就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飯,約了姑娘們去舞廳跳舞。
一些姑娘看上了英俊瀟灑的張學文,可他都拒絕了。
武涼市只是張學文駐足的地方,他還沒有打算在這里定居結婚,自然不能耽誤了人家。
他未來的路,還沒有想好。
2000年的元旦,張學文和朋友們聚集在武涼市中心的廣場,興奮地見證新世紀的到來。
進入臘月,張學文接到了張勝利一封信。
張勝利用前所未有的強硬措辭,命令張學文馬上回家。
張學文無奈,只好擺著行囊,回到了陽曹村。
“娃娃,你們廠子黃了咋不回家?野成逛鬼了?”
王桃香一見張學文就訓斥道:“你大哥叫你回來,給你想辦法找工作,你咋一直在外頭野的呢?”
陽曹村的人,把那些整天在外面打工漂泊,沒有穩定工作的人,鄙夷地稱為“逛鬼”。
“媽,我在武涼市上班的呢,咋就野成逛鬼了?”張學文也沒好氣說道。
“你上的那個叫啥班?就是給老板打工的,還不如去給你二姐攤子上洗碗呢!”
“呃...”張學文無語,嘆了一口氣說道,“媽,您就別瞎操心了,我的事情我知道呢!”